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博碩士論文

發布日期:110-01-31

更新日期:110-10-31

節慶活動與地方感之形成—以臺東縣池上鄉為例
年度:109年
作者:謝依儒
畢業學校:國立中央大學
畢業系所: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
獎助金額(萬元):10
論文摘要:
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為客委會在推動客家文化傳承與復興的重要標的,其中客庄十二大節慶提升了不少客家能見度。然而,客委會對各區域重視程度失衡,與西部相比在東部略顯消極。另外,仰賴公部門補助導致地方缺乏獨立 辦理的能力,以及族群節慶與塑造整體地方意象間的矛盾,亦是客庄辦理節慶活動的盲點。
因此,本研究以臺東縣池上鄉作為田野地點,以「地方」為思考角度,用「地方感」之概念討論臺灣好基金會進駐協辦四季節慶活動中,人與地方的互動關係。運用深度訪談法,並將受訪者分為「活動策劃人」與「地方居民 」共 14位 ,透過前者梳理發展脈絡了解節慶活動建構過程,再將雙方之意見彙整討論地方感構面與層次,以分析地方意象,最後提供推廣族群文化的新觀點。
池上鄉歷經十年的節慶活動後,地方感之變化有以下五點研究發現:(一)地方感歷經雛形、深化到質變 的階段(二)整體地方意象建構的主軸掌握在少數菁英與其網絡(三)地方感依據涉入程度不同有層次之分,彼此之間仍有共同的地方感(四)多元、包容、進步的地方感,突破僵固邊界的舊地方概念(五)以「池上」之名讓各族群皆能雨露均霑。
關鍵字:節慶活動、地方感、池上鄉、臺灣好基金會、客家研究
相關附件:
  • 謝依儒-碩士論文-節慶活動與地方感之形成—以臺東縣池上鄉為例
    • 謝依儒-碩士論文-節慶活動與地方感之形成—以臺東縣池上鄉為例(下載人次:18)
  • 謝依儒-論文精要
    • 謝依儒-論文精要(下載人次:17)
  • 瀏覽人次: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