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年度施政績效

發布日期:113-03-25

更新日期:114-02-24

112年度施政績效

客家委員會

112年度施政績效報告

 

公告日期:113年3月19日

壹、前言

一、本會掌理全國客家事務,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永續發展客家族群活力, 112 年度施政計畫之策訂,係依據總統的客家政策主張、「客家基本法」及「國家客家發展計畫」,藉以推動客家族群主流化、營造自然講客環境、厚植客家藝文社區能量、發展客庄社區經濟、打造客家生態博物館,從而全面提升社會力與經濟力;並召開「全國客家會議」,研訂新一期「國家客家發展計畫」,據以擴展客語通行領域,強化師資培育及薪傳能量;建立客庄社區產業品牌,發展客庄智慧觀光;提升客家藝文展演質量,創意行銷客語聲望;推展跨族群文化活動,促進全球客家公民社會發展等政策目標。

二、本會依據行政院112年度施政方針,配合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經社情勢變化及本會未來發展需要,編定112年度施政計畫,其目標如次:

(一)召開「全國客家會議」,精進客家主流化政策。

(二)拓展客家學術發展領域,厚植客家知識體系基礎,培育客家學術研究人才,奠基客家學術發展。

(三)致力國際族群文化活動,提升臺灣客家之全球公民角色。

(四)擴大客語通行領域,營造自然使用客語生活環境。

(五)推動產業數位升級,建構客庄社區經濟生態圈。

(六)擘劃客庄百年基業藍圖,優化客庄宜居生活環境。

(七)提升客家藝文創作展演質量,共創主流文化。

(八)客家文化傳播主流化,全面提升客家語言聲望。

(九)厚實文化資產典藏與展示運用,發展全球族群與生態博物館。

 

貳、機關109至112年度預算及人力

一、近4年預、決算趨勢(單位:百萬元)

1740119652429.jpg

 

          年度

   預決算

109

110

111

112

公務預算

(公務預算)

預算

2,936

3,072

3,181

4,399

決算

2,922

3,033

3,174

4,353

特別預算

預算

528

158

1,137

 558

決算

527

158

1,105

 519

合    計

預算

3,464

3,230

4,318

4,957

決算

3,449

3,191

4,279

4,872

 

二、預、決算趨勢說明

(一)預算部分:

1、109年度較108年度減少2億5,909萬元,主要係減列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客家浪漫臺三線等經費。

2、110年度較109年度減少2億3,486萬元,主要係減列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客家浪漫臺三線等經費。

3、111年度較110年增加10億8,814萬元,主要係增列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客庄369幸福及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等經費。

4、112年度較111年增加6億3,946萬元,主要係增列「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之經費。

(二)決算部分:

1、109年度預算執行率99.6%,預決算比較賸餘1,586萬元,主要原因係撙節支出及標餘款所致。

2、110年度預算執行率98.8%,預決算比較賸餘3,911萬元,主要原因係因應立法院決議受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撙節支出及標餘款所致。

3、111年度預算執行率99.1%,預決算比較賸餘3,881萬元,主要原因係撙節支出及標餘款所致。

4、112年度初估預算執行率98.3%,預決算比較賸餘8,561萬元,主要原因係撙節支出及標餘款所致。

三、機關實際員額(近4年資料)

   年度

     項目

109

110

111

112

人事費占預算比例(%

(人事費/預算數)

6.09%

6.05%

6.13%

4.72%

人事費占業務費比例(%

(人事費/業務費)

13.75%

12.93%

14.01%

11.06%

職                  員

111

119

126

122

約   聘   僱   人   員

33

31

31

27

警                  員

0

0

0

0

技     工     工     友

8

8

8

8

合                  計

152

158

165

157

警員包括警察、法警及駐警;技工工友包括駕駛;約聘僱人員包括駐外僱員。(112.12.31統計)

 

參、推動成果具體事蹟

一、召開「全國客家會議」,精進客家主流化政策                                                                                                            

(一)為傾聽各界民意,暢通溝通管道,於112年8月28日召開「全國客家會議」,廣徵各界對客家事務之興革意見,針對第2期「國家客家發展計畫」草案(113-116年)討論並蒐整相關意見,併同辦理「推動客語為通行語111年度績優單位頒獎典禮」以表彰行政單位落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實踐客家族群在地主流化。

1 (2).jpg

112年8月28日於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112年全國客家會議」

1 (2).jpg

112年8月28日舉辦「112年全國客家會議」,邀請行政院陳院長建仁蒞臨致詞

1 (2).jpg

112年8月28日「112年全國客家會議」,頒發「推動客語為通行語」  表現卓著之苗栗縣政府獎座與獎金,由鍾縣長東錦受獎

(二)為提升行政人員族群主流化政策認知,增進施政之族群敏感度,於112年4月20日至21日辦理客家事務推展共識營,計有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共33名人員參訓,另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執行「族群影響評估政策研究」,發展族群主流化政策工具之應用,舉辦2場次學者焦點座談及4場次族群影響評估研習工作坊;與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合製「族群主流化概念介紹」數位課程,並公開置放於「e等公務員+學習平臺」,供公務人員及一般民眾學習,以擴散課程流通效益。                                                                                    

1 (2).jpg

1.png

本會與公務人力發展學院合製「族群主流化概念介紹」 線上課程,以淺顯易懂方式使公務員認知族群主流化

1 (2).jpg

112年4月20日至21日辦理客家事務推展共識營,部會及地方政府共33名人員參訓,團員於姜阿新洋樓內合影

1 (2).jpg

112年4月20日至21日辦理客家事務推展共識營,團員於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外合影

二、拓展客家學術發展領域,厚植客家知識體系基礎,培育客家學術研究人才,奠基客家學術發展

(一)112年度客家知識體系發展相關獎補助計畫包含透過政策引導補助5跨領域跨單位執行6項整合型計畫及10項專案計畫、3場次研討會(其中1場次為國際研討會)、27所大專校院開設34門客家課程計畫、獎補助16個單位執行36案學術研究計畫、獎助客家研究全時博士生4名、獎助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藉由多元面向推展客家知識體系發展計畫,深耕客家學術研究基礎。

(二)於112年12月8日至9日間舉辦客家知識體系計畫年度成果分享交流會,將年度獎補助研究計畫之成果,按族群、語言、文化、產業、科技、傳播等多元主題進行發表,廣邀各界對於客家研究有興趣者共襄盛舉,有效拓展客家知識流動。歷年補助計畫成果亦有多項於112年度完成專書出版,如《客語及少數族群語言政策》及《全球客家的多元經驗:全球客家研究聯盟(GHAS)論文集I》等書。

 

 
  1.png
 

 

 

 
  1.png
 

 

112年度完成專書出版《客語及少數族群語言政策》及《全球客家的多元經驗:全球客家研究聯盟(GHAS)論文集I》等書

(三)持續推動全球客家研究聯盟(GHAS, Consortium of Global Hakka Studies),112年9月22日至23日舉辦《世界客家研究大會暨全球客家研究聯盟2023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主題為「客家的在地、全球與多樣」(Local, Global and Diverse Hakka),討論議題包括認同議題、語言與文學、社會組織、宗教與信仰、跨國移動與婚姻、產業、政治與政策及在地觀點等,大會共計有49篇論文發表,其中14篇來自聯盟之國外成員機構及其他國外學者投稿之相關客家研究成果。

1 (2).jpg

112年9月22日至23日桃園市桃花源飯店舉辦《世界客家研究大會暨全球客家研究聯盟2023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

1.png

112年9月22日至23日舉辦《世界客家研究大會暨全球客家研究聯盟2023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外學者分享

 

三、致力國際族群文化活動,提升臺灣客家之全球公民角色

 (一)全球客家文化會議

本會於112年9月24日至25日在桃園喜來登酒店辦理「2023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集結來自世界各國客家公民,含括全球25個國家,56位國內外講座、逾500位海內、外學者專家、富有社會影響力的政要及企業家、社會運動倡議者、青年領袖、新型態媒體推廣族群文化者、跨族群音樂創作者、文學作家、推動少數族群語言及文化保存工作者等人士共同參與,並於9月26日參訪「世界客家博覽會」。

會議經與會者熱烈討論五點主張,作為全球客家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標,包括「深化公共事務與公民參與」、「拓展經濟活動以貢獻在地社會」、「強化與周邊族群交流」、「復振客家語言與文化」及「發展客家文學藝術與音樂戲曲」,並期許與會者回國後以此五大綱領各自努力,共創新个「全球客家」文化。

 

 
  1 (2).jpg
 

 

112年9月24日至25日本會辦理之「2023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集結來自世界各國客家公民齊聚一堂參加

 

 
  1 (2).jpg
 

 

會議經與會者熱烈討論、簽署五點主張,作為全球客家人士共同努力的目標,期盼來年持續交流,共創新个「全球客家」文化

(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

為鼓勵各族群跳脫族群框架,探尋、認識自我族群身分及文化特質,本會與客底主要分布聚落所屬之6個地方政府(宜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及屏東縣)在宜蘭縣冬山鄉阿兼城(大興村、東城村)、彰化縣員林市、雲林縣大埤鄉、嘉義縣溪口鄉、臺南市白河區及屏東縣車城鄉等客底聚落辦理「客底文化發展試辦計畫」,透過「認識」及「體驗」兩種參與方式,連結社區、學校、社團等單位共同合作進行在地擾動,以開放、柔性態度及方式推動,執行「工作坊」、「參與式文史田調」、「教材編寫與戶外教學」、「文化活動體驗」、「出版物製作」等5項主題。

本會另於112年9月5日邀集學術基礎資料調查團隊及上開地方政府辦理「客底文化發展試辦計畫執行情形分享會」,期藉由交流分享及反饋,達知識共享之效,擴大計畫辦理效益。

 

1 (2).jpg

 

 
  1.png
 

 

112年10月15日宜蘭縣政府辦理成果發表會,由社區導覽員帶領認識客家文化廊道的故事

112年5月12日嘉義縣政府辦理走訪溪口客底文化戶外教學課程計畫

1 (2).jpg

1 (2).jpg

112年10月13日臺南市政府於白河區竹門國小辦理「客底尋蹤白河趣」,帶領學生製作童玩學客語

112年8月4日屏東縣政府辦理「堆外的客家人-車城保力客底文化戶外教學」,導覽員解說保力聚落,讓學生更理解客家文化

(三)伯公照護站

本會與衛福部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於106年11月起開始推辦「伯公照護站」計畫,推動至今,已有12個縣市共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21個非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成立473個據點,另為提升「銀髮力」,計輔導269個「伯公照護站」與附近國中小及幼兒園共同推辦「老幼同樂」,打造伯公照護站傳承客家語言文化之基地。

 

 
  1 (2).jpg
 

 

112年5月16日桃園市楊梅區大和社區發展協會與狄斯耐幼兒園的學童,一起進行客家粢粑活動

1 (2).jpg

112年6月14日屏東縣萬巒鄉泗溝社區發展協會與萬巒鄉立幼兒園執行老幼同樂活動,長者及小朋友共同手作彩鹽瓶

(四)推動「112年客家新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計畫」

為加強臺灣與新南向國家之客家連結及合作,提升公民國際參與能力,112年持續推動「客家新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分別於7月至9月出訪新南向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含山狗大樂團赴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巡迴演出,及進行音樂創作交流;文藻學校財團法人文藻外語大學與馬來亞大學進行合作交流與策展,共同主辦葉亞來紀念展論壇與展覽分享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執行「東南亞客庄地方創生交流三年計畫」,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古晉周邊客庄以「地方創生」為主題,分享臺灣客家社區地方創生的理論與實務;國立聯合大學執行「客庄風華 老街復興」計畫,赴馬來西亞檳城、怡保、金寶、吉隆坡、芙蓉進行體驗及交流。

 

 
  1 (2).jpg
 

 

112年9月20日國立聯合大學辦理客家新南向國際交流合作計畫-「客庄風華 老街復興」成果發表會

 

 
  1 (2).jpg
 

 

112年山狗大樂團赴赴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巡迴演出,於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及進行音樂創作交流

 

(五)「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

為鼓勵青少年參與國際事務,促進海內外客家文化交流,展現臺灣客家多元樣貌,本會特籌組「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赴海外執行親善訪問工作,以體現客家文化世代薪傳新氣象、行銷臺灣客家,並培育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人才。112年甄選出團員12名,配合「新南向政策」,於7月31日至8月14日前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進行國際事務、跨文化交流及志工服務之觀摩學習,並訂於8月23日辦理成果發表暨交流座談會。

 

 
  1 (2).jpg
 

 

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與馬來西亞「八大華青組織」交流

 

 
  1 (2).jpg
 

 

112年8月23日本會舉辦「成果發表暨交流座談會」,客家青少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團員們共同合影

(六)「2023客家貢獻獎表揚典禮暨全國客家日紀念活動」

為紀念1228還我母語運動對於客家語言文化復興,及對於臺灣多元文化發展之深遠影響,同時彰顯政府對客家族群及客家事務推展之重視,及表彰對客家事務有卓著貢獻之傑出人士,112年12月28日訂於新莊典華飯店隆重舉行「2023客家貢獻獎表揚典禮暨全國客家日紀念活動」,包含客語政策宣示、地方客語推廣遊行實況播放、少數族群語言論壇及客家貢獻獎、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及客語友善企業頒獎。

 

 
  1 (2).jpg
 

 

112年12月28日本會於新莊典華飯店舉行「2023客家貢獻獎表揚典禮暨全國客家日紀念活動」

 

 
  1 (2).jpg
 

 

1228全國客家日紀念活動,與地方政府進行客語推廣遊行實況播放

(七)辦理「2023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

本會首創以「族群和諧」為訴求的體育賽事─「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2023原客青少年三對三籃球賽」於112年7月1日至22日順利完成桃園、新竹、苗栗、南投、高雄、屏東、花蓮等7場次預、複賽,共計632隊(2,590位選手)隊伍報名,各場次4組別的冠、亞軍隊伍計56隊(218位選手、226位啦啦隊員),晉級參加8月26日假桃園市中原大學舉辦的全國總決賽。

 

 
  1 (2).jpg
 

 

112年8月26日於全臺7個直轄市、縣市獲得冠、亞軍之56支隊伍,晉級參加本會舉辦之全國總決賽

 

 
  1 (2).jpg
 

 

109年由本會首創以「族群」為號召之籃球賽事,希望透過籃球競賽達到「以球會友、文化交流」

四、擴大客語通行領域,營造自然使用客語生活環境

(一)機關(構)推動客語為通行語,獎勵承辦人與績優單位

為落實《客家基本法》及《客語為通行語實施辦法》,本會自108年起,每年均透過對地方政府進行成效評核及獎勵,鼓勵各單位加速推動客語為通行語,增進公教人員以客語提供服務之能力,並公開表揚年度推動成效績優之單位,期間亦成立專業輔導團隊,協助各機關精進各項客語措施。111年度評核結果,由苗栗縣政府獲「優等」,新北市等6個直轄市、縣(市)政府獲「佳等」;鄉(鎮、市、區)公所計有苗栗縣頭屋鄉公所等16個公所獲優等,苗栗縣獅潭鄉公所等25個公所獲佳等,合計56個縣、市機關、中央所屬機關及鄉(鎮、市、區)公所獲獎,獎勵金頒發總額超過新臺幣4,000萬元。本次也首度頒發進步獎及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有功人員獎,進步獎獲獎的有花蓮縣政府及花蓮縣壽豐鄉公所等7單位,評核成績較往年大幅進步,值得肯定;另有13位主辦推動客語為通行語業務之基層人員也獲得有功人員個人獎。

1 (2).jpg

112年8月28日客語為通行語成效績優單位頒獎典禮(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二)推動客家語言復甦,辦理客語能力分級認證(基礎級、初級、中級暨中高級、高級):

於112年9月起開辦適合較低年級學童的基礎級認證,增加國小學生對講客語的信心,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又為確保題目難易度均符合各級別程度參考CEFR進行能力分級,並規劃各級能力指標及測驗藍圖等,其試題並經過預試,再由測驗專家依預試結果篩選適合各級能力指標之試題進行測驗,如期於112年9月2日及9月17日分2梯次於全國辦理112年度「客語能力基礎級暨初級認證」,並賡續於112年3月26日及10月14日辦理中級暨中高級認證及高級認證。

1.png

112年首度辦理客語能力基礎級暨初級認證

 

 

 

(三)營造校園自然講客情境,師生自在自然講客

  1. 推動多樣態客語學習計畫,延展客語教學推動成效
  1. 本會為營造有利客語學習環境,並擴增幼兒園及中小學永續發展成效,除賡續推動「客語生活學校」、「客語沉浸式教學」及「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課程」等計畫外;另並推辦全客語幼兒園(語言巢),鼓勵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公私立幼兒園,營造契合全客語教育學習場域,將在地文化融入教保活動,達到完全早期沉浸模式(客語使用率接近100%),讓師生在校園內逐步自然講客語。
  2. 此外,本會除賡續補助苗栗縣僑育國小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動客英雙語輔導計畫」及高雄市吉東國小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輔導支持團隊計畫」外,並於112年補助花蓮縣鳳仁國小辦理「雙語華客教學試辦學校計畫」,期透過非傳統體制之實驗教育理念,將客家語言、文化及歷史脈絡充分融入學校課程。
  3. 112學年度核定10縣市、108校(園)、236班參與客語沉浸式教學計畫(含全客語幼兒園);11縣(市)、50校、337班參與客語結合12年國教校訂課程計畫及18縣(市)426校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計畫。

1 (2).jpg

 

.112年8月屏東縣長興非營利幼兒園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計畫

1 (2).jpg

 

 

 

 

 

112年5月高雄市美濃區吉洋國民小學辦理客語沉浸式教學

1.png

112年1月新生學校財團法人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辦理客語結合十二年國教校訂客程計畫

1.png

112年10月苗栗縣僑育多元智能實驗國民小學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推動客英雙語輔導計畫

  1. 引導學生同儕自然講客,首辦客語對話能力競賽

為讓客語逐漸成為校園生活語言,引導學生同儕在校園中使用客語溝通,112年首辦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客語對話能力競賽,不同過往客語相關競賽,多以歌唱、表演或戲劇等表演型態進行,強調學生客語對話能力,讓競賽貼近日常生活為主軸,引導學生不受限於樣板化之內容,不須背誦文稿,而以生活用語與同學自然對話討論,共計242隊參賽,包括國小中年級組54隊、國小高年級組87隊、國中組59隊、高中組42隊,開創客家藝文競賽新紀元。

1 (2).jpg

112年全國中小學客語對話能力競賽

  1. 辦理2023學生講客暑期夏令營
  1. 本會為營造普遍客語活力環境,提升客語社群活力,112年賡續辦理學生講客暑期夏令營活動,並擴大邀請公私部門共同參與,營隊活動首重客語學習,且類型包括客庄走讀型、知識探索型、手作體驗型、創客技藝型、數位科技型及樂活運動型,共計核定40個單位、41件計畫、79梯次計509人參與。
  2. 本會並與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含南北2園區)合作辦理客語培訓體驗活動,共辦理17梯次,讓各教育階段後生子弟體驗瞭解客家語言、文化、歷史脈絡及民俗風情。

1.png

112年8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辦理2023學生講客暑期夏令營

1.png

112年7月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辦理2023學生講客暑期夏令營-客語培訓體驗活動

 

(四)強化客語師培薪傳能量,推動支持性獎補助措施

  1. 修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客語師資培育資格及聘用辦法》、提供客語師資進修激勵措施
  1. 教育部前於109年2月21日會同本會訂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客語師資培育資格及聘用辦法》後,本會為精進客語師資培育及聘用制度,爰自111年起與教育部研商修訂前開辦法,業經教育部與本會於112年12月29日會銜修正發布,修正重點摘要如下:
  1. 師資資格增列取得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或其所屬機關辦理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認證者,以配合實務運作。
  2. 增列客語師資之培育方式,由中央教育主管機關積極協調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第二專長學分班,以協助在職教師取得本土語文客語文專長教師證書,且修讀對象不以取得客語中高級以上能力證明之他科合格在職教師為限。
  3. 明訂一般地區之公立國中總班級數24班以上及公立高中總班級數22班以上者,117學年度起應有本辦法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目或第二目之教師至少1人、120學年度起應有本辦法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目,或有第二目且修習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在職進修第二專長學分班修畢或修習中之教師至少一人。
  4. 明訂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公立國中總班級數14班以上及公立高中總班級數22班以上者,每校須具備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目之教師應逐步達成至少一人(117學年度起,應有第二條第一款第一目,或有第二目且修習師資培育之大學開設在職進修第二專長學分班修畢或修習中之教師至少一人)。
  5. 增列位於客家人口達二分之一以上之鄉(鎮、市、區)之公立原住民重點學校及其附設幼兒園者,應優先進用具客語或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之教師或教保服務人員之處理機制。
  1. 另為鼓勵有志從事客語教學及以客語為教學語言老師投入教學現場,本會自112年度起提供實際就讀客家語文第二專長學分班學員定額交通費補助,俾便加速培育客語師資。
  2. 辦理客語教學論壇暨表揚典禮
  1. 本會為表揚推動客語教學辛勤付出的學校、幼兒園及人員,112年計表揚客語教學卓有成效之學校及幼兒園5所及推行客家語言文化成效優良人員11位,並獎勵每所績優學校、幼兒園新臺幣20萬元,每位績優教學人員國內外增能進修之機會;前開表揚典禮業配合世界母語日活動業於111年2月21日假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福華文教會館辦竣;另113年度共計3所教學績優幼兒園及12位教學績優人員獲得肯定,並規劃於113年2月21日辦理表揚典禮。
  2. 另本會為呈現在學校內推動客語教學成果,並彰顯對世界母語日之重視,於上開表揚典禮後接續辦理客語教學論壇,期待透過教學績優學校及人員分享客語教學推動經驗,探討少數語言母語推動模式及實務分享,並引入他國語言復振經驗,汲取更多經驗借鏡學習,進而擴大客語教學成果。
  1. 提供客語教學績優人員國外進修機會

本會為讓教學現場校長、老師瞭解威爾斯語教育體系、學習環境營造情形及推廣威爾斯語方式,於112年10月16日至24日由本會及44位推動客語教學績優者(含3位縣市政府業務承辦人)組團前往英國威爾斯幼兒園暨國小及中等學校入班觀議課,並與學者專家深度對談,汲取教學經驗及增加教學知能,作為後續在校園推廣客語及營造客語學習環境之參據。

1 (2).jpg

112年客語教學論壇暨教學績優學校人員表揚典禮

1 (2).jpg

1 (2).jpg

112年10月16日至24日辦理推動客語為教學語言績優者增能學習威爾斯語復振計畫

(五)建立客家語文本體工程,將客語與數位科技結合,增加各界應用的便利性

  1. 辦理客家珍貴語音採集暨典藏計畫,發掘、保存及典藏客家族群之珍貴語音,藉由田野調查並透過訪談採集客家族群從事其行業所使用之語音,從受訪者之自身生活經歷中,了解客家歷史、語言、文化及行業上之細節,收錄所使用的客語詞彙,兼顧客語保存與傳承,至112年度共計完成111位受訪者,並將所蒐集之珍貴語音資料,納入臺灣客語語料庫,進行數位典藏保存。
  2. 辦理共下來打嘴鼓實施計畫,補助縣市政府、大專院校及民間團隊前往長者習慣常聚集打嘴鼓之場所,採集客家耆老以客語自然對話之語音,共核定31個單位參與,收錄31時語音資料。
  3. 為永續保存客家文化、呈現客語的全貌,建置臺灣客語語料庫,將文字及語音數位化,至112年共累計蒐集四縣(含南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等腔調客語書面語料達695萬字、口語語料達93萬字,後續將持續蒐集語料並優化相關系統功能。
  4. 建置臺灣客語語音資料庫,蒐整、錄製語音辨識語料及語音合成語料,至112年完成四縣腔(含南四縣腔)396小時、海陸腔300小時,及語音合成語料四縣腔、海陸腔各60小時,四縣腔媒體資料280小時、四縣腔客華平行辭庫5萬詞及海陸腔客華平行辭庫5萬詞;將接續進行大埔腔、饒平腔、詔安腔語音資料蒐整,持續擴充四縣腔、海陸腔語音辨識語料及客華平行辭庫。另為推廣本會臺灣客語語音資料庫,並讓更多團隊投入客語語音開發,辦理「2023客語AI應用黑客松·創意發想大賽」及「2023客語語音辨認競賽活動」;又經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測試,本語音資料庫系統執行語音轉文字之能力,客語漢字錯誤率(CER)可達3.61%,客語拼音錯誤率(SER)可達7.52%,已有初步成果。語音語料後續得做為客語AI、客語語音辨識及合成功能模組、客華雙向辨識及合成模組、客語語音輸入法,及客語在醫療及教學等場域之應用,為日常生活之電腦、行動裝置、通訊服務等,奠下應用服務基礎。
  5. 為方便民眾於電腦上繕打客語字,於112年製作並上線包含客語特殊用字字型且能以客語拼音、注音及倉頡等方式之輸入法,能使用客楷體、客宋體及CMEX客黑體等不同字型,讓客字有更多應用,增加客字在電腦的使用機會,更有助於客語文字流通,期許更方便使用者從事客語教學及推廣工作,提升客語的使用率及能見度。

1 (2).jpg

112年1月4日於桃園市龍潭區受訪者家中訪談客家百工百業-元春中藥房,了解中藥房器材藥材及並進行客家珍貴語音採集

1 (2).jpg

112年9月24日於屏東縣萬巒鄉採集客家耆老以客語自然對話(打嘴鼓)之語音

1.png

臺灣客語語料庫

1.png

112年9月16日客語AI應用黑客松.創意發想大賽決賽

 

 

(六)輔導鼓勵民眾結合家庭、學校及社區資源,以更多元化、生活化及在地化方式,推動客語社區營造

  1. 推動客話講故事活動,趣味化方式吸引孩童

為促進客語向下扎根,提升客語流通使用及認同感,於客庄圖書館、藝文活動中心與客家館舍等場域,以固定時間與地點,長期辦理客語說故事活動,形塑自然、友善之講客空間。112年本會核定13個縣市政府,計32案客語說故事活動計畫,共核定辦理597場次說故事活動;本會辦理說故事種子師資及志工培訓,計舉辦初階班3梯次計56人、進階班3梯次計45人完成培訓;本會與地方政府合作積極邀請在地民眾參與,期待透過持續性的客語說故事及培訓活動,促進客家語言文化傳承。

1 (2).jpg

112年10月29日高雄市政府舉辦客話講故事活動(美濃客家文物館)

  1. 營造客語母語社區,恢復客語社群活力

為喚起客語使用瀕危之意識,協助在地社區或民間團體共同參與客語社區營造,培訓客語社區規劃員,鼓勵社區民眾以多元、生活化,以及更貼近在地需求的方式,廣為鼓吹宣導講客語的重要性,首度推動「客語社區營造計畫」。112年共計補助32案民間團體或個人辦理客語社區營造相關計畫,以客語溝通為主體,用戲劇、說故事、美食、親子或老幼共學…等方式進行客語社區營造,串連在地的家庭、學校、社區或民間團體,結合在地資源或議題,擾動社區講客意願,並提升講客意識,塑造講客風氣,共下推廣社區講轉客語。另成立專業輔導諮詢團隊、編製客語社區營造操作手冊及設計製作百寶箱工具,並舉辦客語社區營造申辦計畫說明會及培力工作坊,以凝聚推動客語母語社區意識。

1 (2).jpg

112年9月2、3日舉辦客語社區營造計畫培力工作坊─北部場(西湖渡假村松園會館)

  1. 搶救客話大作戰,鼓勵客語講轉屋下

為傳播講客精神、宣揚講客理念,本會自112年11月24日起舉辦「搶救客話大作戰」講客宣講巡迴活動,特別結合地方政府、客家藝文團體及民間社團,在112年度全國客家日前一個月的期間,於全臺重點客庄鄉鎮啟動「講客宣傳列車」巡迴活動,運用行動宣傳卡車與胖卡車之穿透性與靈活性,穿梭全國客庄傳遞講客精神,喚起大眾對於搶救客語之重視與行動。本會分別於屏東、高雄、臺南、嘉義縣(市)、南投、雲林、臺中、彰化、苗栗、新竹縣(市)、桃園、臺北、花蓮、臺東等縣市,周末假日期間舉辦「搶救客話大作戰」講客宣講巡迴活動,平日於各鄉鎮市區進行車體超大螢幕LED 播放宣傳影片,另外。活動現場準備縣市限定之限量帆布手提袋及多款「𠊎講客」限量文宣品,民眾可透過有獎徵答方式獲得,喚起在地居民日常生活中多使用客語之意識,形塑社區「講客」整體氛圍。

 

1 (2).jpg

112年12月9日舉辦「搶救客話大作戰」講客宣講巡迴活動─苗栗縣頭份場(苗栗縣頭份市中山社區活動中心旁)

1 (2).jpg

112年12月23日舉辦「搶救客話大作戰」講客宣講巡迴活動─桃園市中壢場(桃園市中壢藝術園區)

 

五、推動產業數位升級,建構客庄社區經濟生態圈

  • 打造客庄地方品牌,輔導產業數位升級
  1. 輔導及建立地區冠名產業品牌:內山苦茶油、桶柑餅、酸柑茶、貓裏紅茶、內埔釀匠、竹田醬油、內山桔醬、公館福菜等8項客庄特色產業。協助66家客庄品牌產業業者與華山未來市、審計新村、誠品駁二店、Pinkoi、Momo等5家知名線上線下通路合作拓展銷售管道。另與吳寶春麥方店、圓山大飯店、臺虎精釀、黑浮咖啡等企業異業結盟,研發創新餐點,擴大客庄在地產業的能見度,將客庄在地產業融入現代生活及家庭,吸引民眾走入客庄消費,建構社區經濟圈。
  2. 運用數位工具輔導客庄產業、行銷及觀光等面向,112年已經完成使用雲服務229家、數位工具321家、數位支付88家,共計638家。

1740122088162.jpg

與黑浮咖啡聯名「澎沛客庄宴席」餐點,以8項客庄特色產業食材入菜,創造現代飲食新體驗

 

 

 

  • 推動客庄社區經濟,打造內循環經濟能動體

為推動臺灣客庄社區經濟,首次舉辦「客庄社區經濟論壇」,以客庄「鄉鎮」為探討主軸,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進行與談及分享。同時,邀集中央部會、地方客家事務專責單位及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夥伴及致力於客庄產業推廣之社區協會及輔導團隊共同參與,共商擬定可協助鄉鎮市量身訂做合適之策略,將資源累積在主體,並分配效益,帶動鄉鎮市的成長動能。

1740122088162.jpg

112年12月29日於臺北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客庄社區經濟論壇」

  • 出版公路旅遊雜誌,引領民眾一同尋味台三線

為使更多國內外旅人認識臺三線文化廊道周邊客庄產業、旅遊、人文特色、在地生活故事、食宿及活動資訊,編輯製作客庄新生活美學季刊「臺三線公路旅遊雜誌」,共4期,以創新生活美學及體驗旅遊的視角,記錄客庄在地人文及生活態度,同時協助沿線客庄地區業者,增加多元行銷管道,開啟臺三線觀光行銷新契機。

1740122234346.jpg   1740122264528.jpg

112年7月5日、12月29日出刊112年臺三線公路旅遊雜誌第2、4期刊物

  • 舉辦世界客家博覽會,共創客家榮耀

為向國際宣揚臺灣客家軸心地位,本會業於112年8月11日至10月15日(共66天)與桃園市政府共同舉辦「世界客家博覽會」,並邀請14縣市共同參與,以「Travel to Tomorrow天光日个客家」為主題,設置2大主展館(世界館及臺灣館)、8個副展館及17個衛星展區等。

世界館以「在地和多元」為主軸,結合科技、藝術、文化打造沉浸式體驗,彙集世界8大區域、20個國家或地區的世界客家足跡故事,將客家人離鄉與融合的力量,透過不同國家地理展區的策展內容,組成全球客家的文化展館。

臺灣館以「扎根與共榮:有客當靚」為主軸,規劃「適應臺灣」、「豐富臺灣」及「共享臺灣」三大子題,並邀集全臺14個縣市共同策展,透過縣市展區各自不同的客家元素與文化展現,結合科技、五感體驗、文物與影音、實體互動等方式,讓觀者能飽覽多元豐富的客家面貌,呈現臺灣客家與其他族群融合、共榮發展的故事。另臺灣館外牆於夜間演出《回庄》及《客庄記事》光雕秀投影。

本次世客博共有73位藝術創作者加入策展,超過200場展演活動,逾8,500名志工參與,吸引超過1,100萬人次參觀,創造經濟效益逾385億元,展現客家文化的多樣性與未來性。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0月15日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閉幕式,臺灣館戶外光雕投影

1.png1740122264528.jpg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臺灣館-新竹縣及高雄市展區

1740122264528.jpg1740122264528.jpg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世界館

  • 輔導開發客庄小旅行,提供虛實行銷通路
  1. 以「客庄小旅行升級計畫」輔導29個社區團隊,透過社區團隊現地診斷輔導、專業人才培訓及行銷推廣活動,以故事包裝客家文化底蘊,提升客庄遊程之成熟度及知名度;另辦理商業媒合會及旅遊業者踩線,邀請社區團隊參加2023ITF臺北國際旅展,協助對接商業旅遊市場,以吸引遊客進入客庄消費,帶動社區經濟力。

1.png

112年於新竹縣關西鎮舉辦客庄小旅行

  1. 推辦「桐花小旅行」,補助地方政府35條桐花小旅行遊程,設計結合客庄在地美食、農特產品、藝文活動及特色店家之遊程,創造期間限定之五感體驗,體驗人數逾14萬人;另運用IOT技術,於全臺20處賞桐景點建置微氣象站及縮時攝影,長期觀測花況及蒐集氣候數據,於本會「客庄小旅行」網站創設「桐花花況預測平台」,以提供全臺民眾最快最新之桐花花訊,帶動客庄觀光人潮。
  2. 優化升級「客庄小旅行」網站,彙整全臺客庄之美食、住宿、交通、景點及特色伴手禮等實用旅遊資訊,輔以社群媒體串聯行銷,以吸引民眾瀏覽及安排遊程,提升客庄旅遊人次;另參加2023ITF臺北國際旅展,以「在客庄迷失方向-Somewhere in Hakka」為策展主軸,整合369客庄觀光旅遊等產業特色資源,邀集客庄社區團隊、在地伴手禮以及旅遊業界等28家業者共同參展,推出逾百條客庄遊程。

 

 

 

 

1.png

 

 

苗栗公館--桐花飄落五月雪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1月3日至6日於臺北南港展覽館2023ITF台北國際旅展「客家館」共有28家業者共同參展

1740122264528.jpg

2023 ITF台北國際旅展「客家館」-客庄旅行沙龍邀請名人分享記憶中美好的客庄小旅行

 

 

  • 辦理「2023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推廣客家美食並帶動客庄餐廳業績

首次與4區(北、中、南、東)合辦初賽,並以進棚方式辦理總決賽及賽後創意行銷節目製播。賽後以「名人品客家」行銷計畫,邀請名人至得獎餐廳品嘗美食,擴大餐廳知名度,吸引更多消費者,以推廣客家美食並帶動客庄餐廳營業績效。

1740122264528.jpg

112年7月7日於華視攝影棚舉辦「2023客家小炒全國爭霸賽」總決賽

 

  • 推辦「2023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浪漫台三線站」,拓展國際能見度

本會主辦「浪漫臺三線站」國際賽事,邀集新竹縣、苗栗縣及臺中市政府共同合作,展現臺三線蒼翠蘢綠壯闊及在地客庄民眾熱情,兼具自然風光及人文景致,並組成「在地人文、地景藝術特色加油站」、「國中小學加油站」、「在地鄉民加油站」於沿線賽道為選手加油。同時,透過歐洲體育臺Eurosport(含1臺、2臺及APAC臺)於歐亞70餘國以逾20種語言轉播,拓展臺三線於國際能見度。

1740122264528.jpg

112年3月14日舉辦「2023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浪漫台三線站」

 

六、擘劃客庄百年基業藍圖,優化客庄宜居生活環境

  • 推辦「臺三線客庄百年基業規劃」,建構客庄未來發展藍圖

為再現客庄新生命、永續經營客庄區域,建立合宜的客庄建設藍圖、制度性規範,針對臺三線沿線文化重點發展區進行全盤性思考,用SDGs第11項:建構永續城鄉觀念,以微觀之生活尺度,著重於日常生活圈,規劃出老街溪、關西、金山面、頭前及峨眉、縣道124及峨眉湖、獅湖縱谷及大甲大安雙溪等7處客庄生活圈,納入國土計畫及鄉村規劃內。

 

1.png

臺三線區域客庄生活圈示意圖

  • 重拾地方記憶,形塑生活環境場域

發掘客庄在地記憶相關之歷史、人物、空間、地景、地名、構造物及傳統生活空間等關鍵元素,進行紀念物或空間之營造,於桃園龍潭、高雄美濃、花蓮鳳林,推動鍾肇政、六堆300年、徐生明、鍾瑞龍、張七郎、張箭與鄧玉瑛等6處地方記憶示範空間營造,並專案受理地方政府提報專案輔導團共8案,藉以協助推動後續文史資料蒐整及民眾溝通工作。另委託實踐大學辦理「𠊎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活動,公開徵圖,吸引社會各界好手共同參與客庄地方記憶  與紀念儀式的設計。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2月7日於實踐大學舉辦「𠊎等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公開徵圖論壇

  • 推動國家綠道-樟之細路

透過與千里步道協會的合作,除完成委託辦理「國家自然步道-樟之細路營運機制」,也同步完成包含樟之細路護照、特色紀念章及招牌製作等服務設施,結合沿線22條古步道設置集章點。112年賡續推動沿線6處及新增3處工作站,辦理工作輔導會議及相關活動,並邀請國內外步道人士走訪步道,另刻依民眾意見進行護照改版及章戳更新,將於樟之細路專區同步更新相關步道資訊。

1.png

設置樟之細路22處紀念戳章集章點

1.png1740122264528.jpg1740122264528.jpg1740122264528.jpg1740122264528.jpg1740122264528.jpg

112年工作站辦理工作輔導會議及各項靜、動態活動

  • 推動客庄文化發電機

透過補助地方改善及新建鄉鎮圖書館,融入在地客庄生活美學,打造成為優質的環境教育空間。目前長治鄉已完成建築體工程,萬巒鄉及高樹鄉等圖書館刻正辦理環境改善工程,內埔鄉、新埤鄉及麟洛鄉則刻正辦理工程招標作業,新竹市圖書館關東分館則於112年10月2日開幕,未來將成為民眾在地文化及親子交流的場域。

 

1.png

屏東縣內埔鄉圖書館模擬示意圖

1740122264528.jpg

新竹市圖書館關東分館

 

 

 

 

  • 培力在地美學,重塑客庄風貌

客庄各鄉鎮文化建設需要長期性、制度性、規範性的重建工作,避免一蹴可幾的加法工程設施,而朝向硬體結合文化美學,提升質感且能展現質樸深層之客家文化力的整體空間建設,常態性累積成地方創生能量。持續透過中央跟地方的合作,推動客庄小招牌運動,以新竹縣關西小鎮為起點,在政府民間攜手下,經過長達5年的時間,至112年底全鎮已完成逾7成超過560面招牌改造;大型連鎖企業基於企業社會責任,亦響應加入關西市容改造行列,統一超商、國泰人壽與中華電信已全額出資完成招牌縮小改造工程,成為全國第一個完成小招牌運動的優美客庄。

 

1740122264528.jpg

1740122264528.jpg

 

中華電信企業響應「關西小招牌運動」市容改造前後

1740122264528.jpg

1740122264528.jpg

第一銀行企業響應「關西小招牌運動」市容改造前後

     

 

 

 

七、提升客家藝文創作展演質量,共創主流文化

  • 強化在地客家藝文,凝聚客家文化認同,提升文化活動量能,並促進各族群認識與共享客家文化價值
  1. 第2屆浪漫臺三線藝術季:本屆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為策展主題,於6月24日至8月27日展開,集結7國家、55組藝術家、21組設計團隊,創造91件作品、研發35種新客家味、連結65間在地餐廳、開發出60條經典路線、辦理超過100場文化探索體驗活動,更首創郵輪式的藝術季接駁專車,吸引逾150萬人次造訪臺三線,帶動超過30億元以上的產值。本屆藝術季榮獲La Vie雜誌2023「台灣創意力100」的「年度10大創意會展」獎;《Shopping Design》TAIWAN DESIGN BEST 100 「年度設計」及「年度概念展演活動」獎;飲食界奧斯卡盛名的「2023食創獎」;「2023數位奇點獎-數據創新類『最佳程序化行銷創新獎』」銅獎及「2023行銷傳播傑出貢獻獎-年度傑出導購獎」金獎等7個獎項。

1.jpg

112年8月18日蔡總統英文蒞臨苗栗客家文學花園展區參觀「第2屆浪漫臺三線藝術季」烏克蘭藝術家之【圓麵包《Palianytsia》】作品

1.jpg

112年7月29日於苗栗公館客家文學花園辦理「第2屆浪漫臺三線藝術季」轉客站市集活動

  1. 客家兒童劇演出:為打造客家藝文平臺,共創臺灣族群多元文化,本會與國內知名兒童劇團「紙風車劇團」合作推出創新客家親子劇《雨馬》及《諸葛四郎》全國已辦理共計69場,現場觀賞人數累計超過15逾萬人,運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在劇情中融入客家先民智慧,如餘甘子(油甘)、藍染、花布、客家歌謠等元素,帶領大人、小孩學習客語、認識客家文化並從中建立自我認同。

1.jpg

112年12月30日至113年1月1日紙風車劇團於板橋435藝文特區展演「客家親子劇—《雨馬》新北場」

  1. 客家傳統戲曲傳承演出:客家精緻大戲今年為結合首度於桃園市舉辦之世界客家博覽會,特別設計大埔腔調樂曲,於8月5日至9月23日,由「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擔綱演出海外婆羅洲客家人羅芳伯之《蘭芳傳》劇碼,並於桃園、苗栗、臺中、高雄及屏東等縣市巡迴演出5場次,觀賞人數達2,736人;戲曲徵選及收冬戲演出:為振興客家文化,培植客家傳統戲曲劇團,於5月27日及5月28日假桃園市客家文化館演藝廳辦理,計有11個戲劇團參與,冠軍由「金滿圓戲劇團」獲得;收冬戲則自10月21日至12月23日止,巡迴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高雄市、花蓮縣及臺東縣等共計辦理13場次,以重塑廟會文化為核心,帶動地方社群的文化重建,延續在地文化。

1.jpg

112年7月4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西門紅樓辦理「2023精緻客家大戲—《蘭芳傳》」記者會

擷取.PNG

112年8月5日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於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2023精緻客家大戲—《蘭芳傳》」

 

擷取.PNG

112年10月21日「金滿園戲劇團」於苗栗獅潭義民廟辦理《 雛鳳凌空 》演出

 

  1. 苗北原創音樂劇《那一天,彩虹出現》:該音樂劇由郭子乾、官靈芝及倪安東等領銜主演,以12首動人歌曲,講述苗栗客庄礦業發展史中客家礦工刻苦生存的動人故事,並於11月25日至26日假苗北藝文中心進行2場世界首演,觀賞人數達1,609人。

擷取.PNG

112年11月25至26日本會補助苗北藝文中心辦理「苗北原創音樂劇《那一天,彩虹出現》」2場世界首演,廣獲觀眾好評。

  1. 客語新校歌運動:邀請13位客家歌手分別於桃園、新竹、臺中、雲林、高雄、屏東及花蓮等地與13所客庄學校合作完成13首校園新歌曲,於112年12月13日邀請羅文裕、黃子軒、謝宇威、劉榮昌、陳永淘、邱廉欽等共計6組歌手帶著創作合唱的同學們於新竹縣芎林鄉芎林國小辦理成果發表記者會,展現校園新客家歌的魅力。

擷取.PNG

112年6月30日打幫你樂團於新竹縣芎林國小辦理客語新校歌發表會,學生們演唱《先生个老風琴》客語新校歌

擷取.PNG

112年9月26日徐世慧樂團於花蓮鳳林國小針對配唱錄音的學生們進行教學,並練唱客家新校歌《夢想發泵(夢想發動)》

  1. 112年全國客家日「1228還我母語日-全臺共下講客遊行」:為鼓勵全國各族群民眾、各機關、學校、商店及其他公領域一起說客語,並以多元方式推動說客語,於12月28日上午與新北市政府等6個縣市政府及桃園市大園區公所等12個鄉鎮市公所共同辦理「𠊎講客」宣講遊行,並搭配「肥皂箱宣講」及簽署「一代人救轉客話」宣言,呼應講客的重要性及傳遞理念,促進各族群認識與共享客家文化價值,實踐臺灣多元族群社會。

1.jpg

112年12月28日桃園市大園鄉公所於大園區公有零售市場周邊廣場辦理112年全國客家日「1228還我母語日-全臺共下講客遊行」活動

1.jpg

112年12月28日新北市政府於新北歡樂耶誕城(新北市市民廣場)辦理112年全國客家日「1228還我母語日-全臺共下講客遊行」活動

擷取.PNG

112年12月28日屏東縣竹田鄉公所於西勢火車站、西勢國小、西勢村鬧區、六堆忠義亭辦理112年全國客家日「1228還我母語日-全臺共下講客遊行」活動

  • 探究客庄傳統文化,打造客家節慶品牌,藉文化傳承過程發揮教育功能,經長期醞釀與累積,形成無形文化資產,並擴大其附加價值
  1. 2023桐花祭:延續 2022 年「桐聚道」精神,系列活動自4月14日至 5月13日,以「尋找記憶裡的那一抹白」為主題,並首次結合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無痕山林推廣實踐,辦理「伯公祭儀」、「桐聚儀式」、「桐花體驗」及「桐花三行詩創作體驗」等活動,將「賞桐花」昇華成「以桐花為引,聚合人與人、人與自然、信仰及客家文化的互動之道」,型塑具有臺灣人文特色的賞花哲學。

1.jpg

112年4月14日至5月13日於全臺桐花步道辦理「2023桐花祭—山客吟詩」活動,讓遊客於山林中體驗並感受桐花三行詩創作與吟誦之美

  1. 2023客庄大節及六堆運動會:補助地方政府辦理「竹東客家山歌藝術節」、「苗栗𪹚龍」、「頭份四月八․靚燈好客節」、「新丁粄節」、「六堆祈福尖炮城」、「國姓搶成功」、「詔安客家文化節」及「好米收冬祭」等客庄節慶活動,期以傳承及保存客家文化傳統;另為秉持六堆客家精神與傳統,本會持續分攤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辦理六堆運動會,並透過精彩及趣味的賽事,使六堆12鄉區選手彼此聯誼及交流。

1.jpg

112年2月11日至12日屏東縣政府於萬巒鄉五溝國小辦理「六堆祈福尖炮城」開幕及客庄藝文展演

 

1.jpg

112年2月9日至3月4日高雄縣美濃區公所於美濃廣善堂等地辦理「美濃送聖蹟文化節」活動

 

  • 扶植指標性客家藝文團隊,培育客家藝文人才,發展客家特色藝文展演,提升文化場域能見度
  1. 藝文團隊補助計畫:112年度補助45團「音樂類」、「戲劇類」及「民俗技藝」等類別之客家藝文團隊,以推動藝文與生活結合,鼓勵客家藝文團隊之組成與發展,並提升客家表演藝術品質與精緻度,邁向國家藝術殿堂演出,推展客家文化藝術與國際接軌,如:「黃子軒與山平快樂團」赴荷蘭巡演交流、「歡喜扮戲團」於關西羅屋書院與日本古典上方舞舞者吉村桂充、樂師杉浦聰合作演出《白鶴破煙·映關西》。另山狗大後生樂團專輯《簷風謠》成功摘下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不僅音樂製作備受肯定,鍍金背後還有著創新產學合作、培育新生代人才等重要意義。《簷風謠》這張專輯不僅與新加坡跨國合作,也有部分錄音是在世新大學全媒體大樓高階錄音室錄製完成,並由世新大學流行音樂中心師生參與錄製,成功發揮學生專業能力與實習機會。

1.jpg

112年6月6日至11日「黃子軒與山平快」樂團於荷蘭巡演

 

 

擷取.PNG

 

 

 

112年8月18日至8月27日「歡喜扮戲團」於關西羅屋書院展演《白鶴破煙·映關西》

 

1.jpg

112年7月1日山狗大後生樂團「簷風謠」專輯榮獲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

  1. 全國客家合唱比賽及歌謠交流觀摩賽:全國客家合唱比賽共計56隊,超過1,500人參與,7月8日至9日假苗北藝文中心舉辦比賽及頒獎活動,頒獎典禮由彭孟賢老師帶領之「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精湛演出開場,呈現以歌會友,跨越年齡及族群共同傳唱客語歌曲;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則於11月26日至12月24日止於北、中、南、東地區辦理4場次,共555隊1萬897人參與,為歷年參與隊數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期以優美的客家歌謠,傳承客家語言文化。

1.jpg

112年7月9日本會周副主任委員江杰假苗栗苗北藝文中心出席「2023客家合唱比賽頒獎典禮」

1.jpg

112年12月24日楊主任委員長鎮假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中正堂出席「2023客家歌謠交流觀摩賽」頒獎典禮

 

 

  • 鼓勵客家文學、音樂、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等多元創作內容,強化文化深度推展客家文化力
  1. 推動《李喬全集》出版計畫,傳承客家文學巨擘著作,並辦理實體行銷活動帶動大眾認識李喬文學作品。於112年3月8日辦理《李喬全集》小說卷30冊出版記者會;112年6月10日辦理李喬文學草地音樂會,邀請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公館國小、文峰國小學生,以及多名客籍歌手,與在地民眾在初夏草地上,享受一場李喬文學的音樂饗宴,也為李喬90歲暖壽。113年預計完成全集共計45冊。
  2. 辦理「閱讀我庄文學家推廣計畫」,編輯出版鍾肇政、杜潘芳格、吳濁流、龍瑛宗、詹冰、李喬、鍾理和及鍾鐵民等8位經典客籍文學家作品,結合客庄在地文學家館舍推動多元閱讀推廣活動,輔導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龍瑛宗文學館、鍾理和紀念館、杜潘芳格文學紀念館(桃園北區客家會館)、詹冰文學故事等5處文學館舍,辦理45場次閱讀推廣活動(含讀書會26場、文學走讀8場、巡迴書展11場)。

1.png

112年3月8日於文水藝文中心辦理《李喬全集》小說卷發表記者會

1.png

112年6月10日於山泉水文學基地辦理李喬文學草地音樂會暨90暖壽饗宴

1.png

11234日於龍瑛宗文學館辦理𠊎庄文學季-文學行讀活動

 

  1. 「江文也音樂系列活動暨作品出版計畫」,112年江文也逝世40周年,辦理第2場《泅泳漂泊》音樂會,邀請音樂學家劉麟玉與沈雕龍教授編輯的《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並與多位音樂家合作《傳承與展望:江文也紀念專輯》集結江文也精采作品與台灣新生代作曲家的創作,本音樂會首演收藏東京90年的《白鷺幻想》樂譜,以及台灣作曲家新作首演《島嶼迷夢》表達對台灣的描寫,並和江文也《北京點點》呼應對比。」。

1.jpg藝術文化】「傳奇與傳承」江文也音樂文集、專輯發表壓軸音樂會7日登場- 自由藝文網

112年10月3日於國家音樂廳辦理江文也音樂系列記者會

1.jpg泅泳漂泊 江文也 音樂會二 藝文指南針小圖 W260xH354px

112年10月7日辦理《傳奇與傳承–江文也與當代台灣》音樂會

1.jpg藏在家裡90年的樂譜客委會攜手NSO台灣首演《白鷺的幻想》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江文也音樂專輯及縱橫西東:江文也音樂文集出版

八、客家文化傳播主流化,全面提升客家語言聲望

  • 發展客家影視多元節目,促進客家主流化
  1. 委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營運客家電視頻道,112年客家電視節目參加海內外電視及影展等評鑑,以《小O事件簿》、《綠金龜的模仿犯》等節目榮獲52項入選(圍)獎之肯定。其中《小O事件簿》節目榮獲金鐘獎最佳少年節目獎、印度兒童影展120分鐘內影片類評審團特別獎、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年度最佳影視節目獎等;《綠金龜的模仿犯》榮獲金鐘獎電視電影獎、沖繩泛太平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時報金像獎視覺設計類海報設計項佳作等獎。

擷取.PNG

《小O事件簿》節目宣傳照

擷取.PNG

《綠金龜的模仿犯》宣傳海報

  1. 2023年客家電視成立205周年,客家流行音樂首次躍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客家製譟 Make Some Noise」超過15組歌手、樂團,集結彭佳慧、魏如萱、生祥樂隊、謝宇威、謝銘祐、桑布伊、羅文裕等金曲歌手,羅時豐、官靈芝、吉那罐子、Misa米莎等經典唱將,以及新生代音樂人Vera、黃子軒與山平快、黃宇寒、彭柏邑、Yappy等歌手演出,展現客家電視20年來傳播客家的努力,打造這場精緻多元的音樂饗宴。

1.jpg

112年5月20日總統蔡英文蒞臨客家電視20周年「有聲有影譟起來」記者會

1.jpgw580

112年6月17日客家電視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客家製譟》演唱會

  1. 優化「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稽核監督效能,保障客家族群媒體近用權。輔導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製播「講客廣播電臺」24小時節目,以「耳公探險隊」等2個節目入圍第58屆廣播金鐘獎3個獎項;為提高臺灣客家在國際間能見度,自製影像作品《傳、傳》、《咕咕咕》、《阿太个願望》、《捉蝶仔个人》、《鹽精靈》等參加國內外競賽,並入圍7項獎項肯定。為促進跨族群合作交流及經營「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112年製作完成「Yes We Can」年度MV,並分別於苗北藝文中心及衛武營國際藝術文化中心辦理《光个細人仔》售票音樂會,以及「2023客家合唱比賽頒獎典禮」、「2023全球客家文化會議」等演出,深耕及傳承客家語言文化美好。
  2. 客家內容產業蓬勃發展,創作新秀人才輩出:

1.png

112年9月24日全球客家文化會議「國立客家兒童合唱團」受邀演出

  1. 第34屆流行音樂金曲獎:客家流行音樂參獎作品9件,入圍20項大獎,榮獲年度專輯獎/邱舒-《等路 Waiting a present for》、最佳客語歌手獎/彭佳慧-《我在客廳做的夢》、最佳專輯製作人獎/A_Root同根生-《邊緣轉生術 Holy Gazai》。
  2. 第58屆電視金鐘獎:客家電視參獎作品9件,入圍13項大獎,榮獲電視電影獎/《客家電影院-綠金龜的模仿犯》、少年節目獎/《小O事件簿》獲少年節目獎。
  1. 第58屆廣播金鐘獎:客家廣播節目參獎作品7件,入圍13項大獎,類型音樂節目獎/《作客REC&LiVE》、生活風格節目獎及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獎/《Danny的市場肚》、社區節目獎/《大世界旅行社/職人旅行團》、廣告獎/《28周年台慶形象廣告稿-層層堆疊美麗客語版》

 

1740122264528.jpg

客華雙語歌手彭佳慧-榮獲第34屆流行音樂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

  • 豐富客家內容產業,提升客家文化力
  1. 客家流行音樂推廣
  1. 為拓展客家音樂能見度,並與主流音樂市場脈動接軌,辦理2021-2023客家流行音樂推廣計畫,「第一屆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首度舉辦,發掘海內外具潛力之客家音樂新星,人才培訓與包裝行銷、發行數位專輯及拍攝MV,鏈結客家音樂、影視產業及數位串流平臺,與主流市場接軌,活絡客家音樂市場,首屆吸引海內外青年社團計有144組參賽,並推出「第一屆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合輯」提供各高中(職)、各級大專院校音樂系所及廣播電臺選播推廣運用。
  2. 帶動各縣市政府積極響應多元族群文化推廣政策,舉辦大型活動融入客語多樣性表現的觀念,2024跨年晚會計有9個縣市安排客家表演內容,以多語晚會節目陪伴民眾歡樂迎接2024年。
  3. 為強化客家流行音樂推廣效益並與主流市場接軌,與臺灣知名大型音樂節合作,透過不同風貌呈現客家流行音樂風貌。「大港開唱」、「Park Park Carnival 叭叭嘉年華」及「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合作,讓客家流行音樂走進主流市場,拓展客家音樂產業新風貌。

1740122264528.jpg

112年4月15日於北流卡夫卡舉辦客家流行音樂產業調查交流會

1.jpg

金曲歌后彭佳慧受邀至新竹縣市政府舉辦之跨年晚會演唱

1.jpg1.jpg

112年7月16日Park Park Carnival 叭叭嘉年華客家饒舌歌手「Yappy」精采演出

1.jpg1.jpgS__74932344_0S__74932346_0

112年12月2日簡單生活節-客家歌手「春麵樂隊」及「生祥樂隊feat.米莎」精彩演出

  1. 影視開發
  1. 本會與文化內容策進院、財團法人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共同開發《1977的那一張照片》故事主軸為中壢客庄故事,5月辦理電影啟動記者會,預計113年開拍。另與客家電視、文化部、臺南市政共同製作旗艦戲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112年9月開鏡,113年第4季播出。
  2. 自109年起,為鼓勵影視產業製作融入客家語言及文化之跨語言節目內容,增加客家語言及文化於各大傳播媒體之能見度,辦理多元傳播影視融入主流計畫,109年至111年累計補助17案,112年播出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星攻略》、東森新媒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1聲林之王》及民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黃金歲月》及《市井豪門》等影視節目;並持續鼓勵製播《璀璨油氣—台灣客家與中油》、《哈客夢想家》、《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第2季》、《臺灣客家科學家》、《HAKKA Eats》及《愛的榮耀》等影視作品。本會持續辦理高收視率商業主流媒體頻道製作自然融入客家語言及文化之節目內容,促進客語傳播進入主流媒體,提升客家語言文化能見度。

1740122264528.jpg

112年8月14日於台北艾麗酒店辦理《星空下的黑潮島嶼》發布會

1.jpg1977電影01

112年5月26日於四四南村辦理《1977年的那一張照片》電影啟動記者會

  • 創意行銷客語聲望,拓展臺灣客家國際能見度
  1. 歷時3年長時間蹲點,記錄苗栗獅潭客庄里山人文影像紀錄片《花若盛開》,入圍紐約國際電影節,並於瑞典國際電影節及戛納世界電影節獲獎。自9月於獅潭首映後,累計於全國9縣市辦理18場次特映會,總計約3000觀影人次。12月擴大於AXN亞太地區國際頻道播出,節目可觸及東南亞20個國家及地區,觸及超過3億收視人口,持續向國際行銷客庄里山人文。
  2. 12月下旬製播年度客語聲望系列短片「新休息/新禮貌運動」,郭子乾代言主張「講出來更輕鬆」,持續實踐以客語直接訴求年輕世代價值。另自12月同步推出跨域整合行銷「Hack-Ka浪漫占領計畫-生活,浪漫占領」第一波「A(rt )Life漫宿生活節」,以客語態度生活體驗,串聯文青議題發酵。累計有La Vie、Shopping Design等10家主流藝文媒體相關媒體露出報導計20篇。
  3. 以英語、西班牙語、捷克語翻譯6位客籍文學家8部作品。另,同步辦理李喬寒夜三部曲全文翻譯,以及曾貴海醫師3本詩作翻譯。112年已出版5部作品,包含李喬短篇小說選集《人球》、《捉鬼記》;張芳慈詩集《你來過這裡》;吳錦發詩集《媽媽的倒牽馬》;曾貴海詩集《黃昏自畫像》等。李喬作品於布拉格書展發表首度前進中歐文壇。並賡續於厄瓜多辦理「李喬國際文學討論會」。

1740122264528.jpg

112年9月15日於獅潭辦理桐花紀錄片《花若盛開》首映,其後累計於全國9縣市辦理18場次特映會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2月22日起託播客語聲望短片「新休息/新禮貌運動」以客語直接訴求年輕世代價值

1.jpg

112年12月23日起推出跨域整合行銷「Hack-Ka浪漫占領計畫-A(rt )Life漫宿生活節」

1740122264528.jpg

112年5月14日於布拉格國際書展發表《李喬短篇小說選集:人球》

1.jpg

112年客家文學作品翻譯及海外推廣已完成5部作品出版

  • 推動客語企業社會責任,倡議語言文化多樣性
  1. 頒發第2屆「多元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客語友善企業獎」得獎企業: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蹟包括百貨商場每日客語播音、鼓勵員工參與客語認證;便利超商輪播客語聲望短片、舉辦小小客語店長活動;中華郵政除推出客家節慶郵票,全國各地135間郵局服務人員(含志工)可提供客語服務等,表彰企業落實商業空間客語多樣性及永續城鄉等ESG、DEI關鍵指標。
  2. 1228全國客家日,為擴大客家語言聲望規劃辦理事件行銷,結合民視、民視新聞、年代新聞、壹新聞各台主播於整點以客語問候「大家好,今晡日係1228全國客家日」,並佩戴「𠊎講客」胸章。
  3. 7月10日在苗栗獅潭辦理「原客共好:黃南球先生塑雕像碑文改寫紀念」,邀集祭祀公業代表、義民廟管理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地方機關代表,及賽夏、泰雅、道卡斯等原住民族代表,與在地重要人士及專家學者等共同參與,展現原客共好共榮之深厚情誼。8月1日原住民族日,製播宣傳短片勾勒花東縱谷常見的麵包樹果同時出現在阿美族與客家二次移民的餐桌,甚至跟隨先民的足跡,在西部台中石岡劉家伙房的化胎上開枝展葉成為庇蔭客庄的老樹,訴求「食麼个,變麼个」之原客共享食物記憶的文化底蘊。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2月28日頒發第2屆「多元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客語友善企業獎」予遠東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及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2月28日民視新聞台主播於整點以客語問候,並佩戴「𠊎講客」胸章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2月28日年代/壹新聞主播於整點以客語問候,並佩戴「𠊎講客」胸章

1740122264528.jpg

112年7月10日於苗栗獅潭辦理「原客共好:黃南球先生塑雕像碑文改寫紀念」

1.jpg

112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製播「食麼个,變麼个」短片勾勒原客共享食物記憶

 

 

 

九、厚實文化資產典藏與展示運用,發展全球族群與生態博物館

  • 透過學術交流合作積累研究能量,創造博物館對話
  1. 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辦理「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此展覽從各館舍文物中爬梳對六堆客家的研究,為本中心與故宮首度南移至六堆地區的策略聯盟合作,透過合作優化展覽環境、設備與視覺呈現,並多元運用AR擴增實境多媒體技術等,提升策展專業並共同推廣臺灣歷史與客家文化。除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外,亦與交通部公路局共同策劃「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展覽呈現從台3線移居到台9線的客家族群在工作、產業、生活等面向故事。

112年10月27日辦理「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開幕記者會

112年12月29日辦理「客隨運轉-幸福公路與客家主題」巡展開展記者會

  1. 出版研究、文資典藏專書及客家繪本:出版《19-20世紀中南美洲的華客家兼談二戰後的臺灣客家》、《客家飲食文化的跨國經驗》、《客·觀》第四期,亦出版《阿婆的時光寶盒》祭儀繪本,期以生動活潑之繪圖使親子認識客家文化。另為厚實文資典藏資源,完成「苗栗地區尖筆山及營頭崠戰役調查」、「乙未八卦山中部戰役調查」及「六堆舊聚落調查」等調查計畫,並出版《1895苗栗保臺戰役》、《抗與順的抉擇—乙未中彰保衛戰》與《山傍水濱-六堆舊聚落的發展》等三本專書。
  2. 與國立聯合大學合辦「112年禾埕論壇」共6場次,其中最後一場「民俗祭儀中性別平等參與」-《廳下火》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由國立聯合大學師生及各地宗親會、祭祀公業等相關社團共同參與,以三種不同視角進行對話。

112年11月29日辦理「民俗祭儀中性別平等參與」交流會-《廳下火》紀錄片放映暨座談會

  1. 為使臺灣客家文化走入全球視野,於112年11月21日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簽署2年展示交流合作協定書,並預計於113年9月於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辦「日本與客家特展」,深化學術及館際交流。
  2. 112年12月22日、23日舉辦「六堆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研討會」,首日探討掛紙、盤花、敬字、神明會及信仰等六堆文化資產;第二天則以「水資源」為主軸,探究隘寮溪流域沖積扇平原的客庄聚落發展、產業變遷、水災與人群遷徙及水資源與社區營造等議題。

研討會邀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屏東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大學、高雄科技大學、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博物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樹順天宮、麟洛鄭成功廟、內埔六堆天后宮總幹事等專家學者及六堆在地社團進行與談,使參加者獲益良多。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2月22日、23日辦理「六堆文化資產與水資源研討會」

  1. 本年度共計7件出版品參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之「112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蘭陵步月:左堆蕭屋家族故事》及《山傍水濱-六堆舊聚落的發展》獲頒優等獎,《川流不息: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展展示專輯》獲得佳作,延續去年佳績。

1.jpg

112年9月27日參加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舉辦「112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頒獎典禮

  • 賡續蒐整重要文物(獻)及推動文資調查,厚實典藏資源
  1. 112年完成上千件藏品編碼與掛牌及庫房環境改善作業,並新增馬來西亞客家社團日清簿、苗栗大湖蠶絲業相關產業用具、桃園縣客家花式大鼓隊大鼓、苗栗雙草湖庄土地交易文書、客家詩集手稿、竹衣、繡花拖鞋與新北勢國王宮神轎等,呈現海外及臺灣客家人的生活、娛樂與宗教信仰等面向,累計典藏品達918件、館藏品1萬5,102 件,合計藏品共1萬6,020件。
  2. 辦理桃園中壢及新竹湖口等19鄉鎮區之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東南亞客家文化資產數位典藏及全國客庄村史第二期徵集暨撰寫輔導、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系統建置第5期階段成果、淡新檔案客家研究數位系統分析計畫及日治時期蟲膠唱片數位典藏等計畫。112年度總計增加後設資料900餘筆及數位化圖片2,800餘筆,累計蒐藏數位典藏後設資料6萬8,400餘筆、數位化圖片27萬6,500餘筆。

1.jpg

112年度入藏文物—業主權登記保存申請書

112年度捐贈文物—茶壽

1740122264528.jpg

1.png

112年9月23日辦理淡新檔案客家研究分析應用工作坊

112年12月9日辦理土地申告書時空檢索資料庫建置成果工作坊

  1. 積極推動客家典藏教育活動:辦理全國村史沙龍研討暨觀摩會成果分享活動、大河小說家黃娟文學交流坊、淡新檔案客家研究轉化與應用工作坊、苗栗西湖及臺中和平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成果分享、知己知彼─客家典藏管理工作坊等近10場次客家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坊。

1740122264528.jpg

1.png

112年11月11日辦理全國客庄村史第二期成果發表會

112年12月10日辦理黃娟文學交流坊

  1. 112年10月13日舉辦「客家夥房之數位保存及展示推廣」論壇,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文化資產、建築、資訊科技、傳統民居領域等專家學者與談,分享以3D科技進行文化資產數位保存等相關經驗,同時邀請全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之地方政府及六堆12鄉區等相關單位共同合作典藏客家文化與夥房建築藝術之美。

1.jpg

112年10月13日辦理「客家夥房之數位保存及展示推廣」論壇

  1. 積極推動客家文物數位整合:於110年啟動蒐藏全國客家經典文物數位暨線上展示網建置計畫,結合臺灣歷史博物館等國立博物館及民間蒐藏家,歷經兩年多的時間將客家文獻文物翻轉成虛擬展示空間,建置客家經典文物「數位資料庫」及「線上虛擬展示」。經篩選全國五大公立博物館及七位民間蒐藏家的數百件客家文物後,共錄選174件進行數位典藏,其中58件具代表性客家文物,亦拍攝3D影像建置虛擬展示空間。

1.jpg

全國經典文物線上展示

全國經典文物數位目錄

  • 以多元展示手法及特色慶典推展臺灣客家
  1.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為首度集結國內博物館與文化館所及民間重要藏家,匯聚160件珍貴文物,以實體文物結合數位新媒體藝術,詮釋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2. 「相遇・花樹下-客家文學行動展」集結30位客籍作家文學作品,並結合中心典藏的客家文學家曾貴海、詹冰與葉日松手稿展出,從貼近常民生活的層面著手,增加觀眾對客家文學與生活語言的認識。

 

 

112年7月31日至113年7月31日辦理「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客家文物聯展

「相遇・花樹下-客家文學行動展」展場合影

「野仙的珊瑚居-HAKKA人與HAKKA樂展」展場合影

 

  1. 「野仙的珊瑚居-HAKKA人與HAKKA樂展」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從典藏的當代音樂家文物中,以苗栗客籍作曲家徐松榮為展覽主題,展示其創作樂譜、照片文件回顧他追求音樂創作的一生,傳承與發揚傳統客家音樂文化的本土藝術家精神。
  2. 辦理「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探討世界經貿和族群間焗腦的互動關係,體現多元族群互為主體之理念、「萬巒做先鋒-六堆運動會暨客庄人文影像巡展」,除展出六堆運動會相關影像與物件外,更結合在地元素讓參觀者對萬巒鄉有進一步的認識、「攝影就係攝影」靚靚六堆攝影展,則由六堆影像紀錄工作者邱才彥精選李秀雲、劉安明、劉森松、楊成漳等4位六堆前輩攝影家之攝影作品。
  3. 本年度將「揭開您所不知道的神秘客-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移展至雲林崙背新圖書館,期讓更多民眾藉由本展及巡展認識臺灣詔安客特色及其文化、語言保存之挑戰與反應。另為使更多人熟悉六堆,將獲美國「繆思設計大獎」2023景觀設計文化遺產類銀獎的「行尞南岸十三庄-左堆聚落展」移展至臺灣客家文化館。

1740122264528.jpg

1740122264528.jpg

「淺山樟力-臺三線上原客焗腦展」入口意象

112年9月9日辦理「攝影就係攝影」靚靚六堆攝影展暨分享會

1.jpg

1.jpg

112年3月9日、10日辦理萬巒做先鋒-六堆運動會暨客庄人文影像巡展

1.jpg

1.jpg

112年9月28日辦理「揭開您所不知道的神秘客-雲林詔安客講客事特展」移展記者會

1.jpg

1.jpg

「行尞南岸十三庄-左堆聚落展」獲得美國「謬思設計獎」景觀設計文化遺產類銀獎

新埤鍾屋伙房-藝術創作品「說故事的水」

  1. 於11月期間辦理「六堆秋收祭」,結合六堆生態博物館概念,透過各項文化體驗活動,串連六堆各鄉區特色資源,帶領民眾認識六堆、走入六堆,理解客庄的生活特色與故事。同時本中心轄下之「桐遊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秋收祭」兩場域亦入選交通局觀光署舉辦2023年第一屆「觀光亮點獎」,並由「六堆秋收祭」獲得大獎殊榮,讓國際看見豐富的客家文化體驗。

1740122264528.jpg

1.jpg

六堆秋收祭獲得2023年交通部觀光署首屆「觀光亮點獎-十大活動體驗類」大獎

112年11月4日辦理2023六堆秋收祭開幕式「踩街祈福」活動

  1. 年節期間辦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春節文化活動,透過多樣性客庄常民文化,讓民眾在春節期間感受六堆客庄濃厚年節氣氛及客家文化,亦舉辦伯公生文化活動,以傳統八音及祭儀敬獻園區開基伯公,重現傳統古禮祭祀儀式。
  • 鏈結在地資源,使園區成為兼具客家文化與生態之環境場域
  1. 攜手地方機關及社團,凝聚客庄向心力: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六堆運動會、六堆日等活動,串聯整合高屏縣市客家局處、12鄉區公所及在地社團等,整合各方資源,凝聚客庄人才,將活動與在地文化緊密融合。如2023年第58屆六堆運動會於萬巒辦理,除辦理19項運動賽事外,更透過小旅行、產業博覽會等各項活動吸引新客群到客庄認識六堆,發揚當地客庄特色文化。

擷取.PNG

擷取.PNG

112年3月9、10日舉辦2023年第58屆六堆運動會

擷取.PNG

擷取.PNG

112年6月4日辦理「六堆日-升旗儀式暨紀念活動」

  1. 多元活動推廣客家文化:除透過辦理「行腳客庄 行讀乙未故事」輕旅行活動導讀實際地景及文化歷史,走訪銅鑼天后宮等歷史場域並結合中心相關展覽外。亦配合桐花祭及杭菊季舉辦「最強搞頭王」實境解謎活動以及「靚靚菊花 共下行」健走活動,以不同形式之活動展現及推廣客家文化。

1.jpg

1.jpg

112年11月24日及12月1日辦理「行腳客庄 行讀乙未故事」輕旅行活動

112年11月11日辦理「靚靚菊花-共下行」健走活動

  1. 客家語言與在地認知推廣:舉辦「食客好味緒」、「𠊎等還後生-特色露營體驗」、「六堆園區細人仔滑(溜)步車歡樂營」、112年客家夏令營「集客武林-夜宿博物館」等活動,透過遊戲、互動和運動等面向讓孩子們深入探索展館、認識客家並認識自我、建立與客家的記憶與文化認同,傳承客家文化及語言。
  2. 串連在地客庄集體記憶,實踐生態博物館理念:打破傳統博物館空間範疇,結合六堆在地社團及居民,由在地人說在地故事呈現六堆客庄的特色及在地故事,活化地方社團、居民及產業。將客家特有傳統文化與創新藝術,透過博物館日、行讀輕旅行、旅遊資訊平台等模式讓社會大眾認識及認同客家文化外,亦創造與在地社團間良好的共作共伴與合作關係。

1.jpg

1.jpg

六堆細人仔滑(溜)步車歡樂營活動

食客好味緒活動

1.jpg

1.jpg

112年客家夏令營「集客武林-夜宿博物館」

112年客家夏令營-六堆園區「𠊎等還後生」特色露營夏令營體驗活動

1.jpg

1.jpg

112年5月6日博物館日客庄串聯體驗活動

1740122264528.jpg

1740122264528.jpg

112年11月間辦理「客庄輕旅行-行讀六堆之旅」

1.jpg

1.jpg

 

112年度11月18日參加環境教育評鑑頒獎典禮

 

 

 

肆、整體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推動情形

本部及所屬各機關已依「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風險管理及危機處理作業原則」,將風險管理(含內部控制)融入日常作業與決策運作,透過辨識及評估風險,採取內部控制或其他處理機制,並檢查內部控制實施狀況,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以合理確保達成施政目標,並業依規定簽署內部控制聲明書,本會及所屬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內部控制之建立及執行皆屬「有效」類型。

 

 

相關附件:
  • 客家珍貴語音採集暨典藏計畫-耆老剪輯精華影片.mp4
    • 客家珍貴語音採集暨典藏計畫-耆老剪輯精華影片.mp4(下載人次:5)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112年度施政績效影片-1130117 (2).mov
    •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112年度施政績效影片-1130117 (2).mov(下載人次:5)
  • 共下來打嘴鼓實施計畫影片片段.mp4
    • 共下來打嘴鼓實施計畫影片片段.mp4(下載人次:4)
  • 客家委員會112年度施政績效報告彙整-核定版.pdf
    • 客家委員會112年度施政績效報告彙整-核定版.pdf(下載人次:5)
  • 瀏覽人次: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