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進入內容區塊

電子報

發布日期:114-05-09

更新日期:114-05-09

第886期│送給竹東最好的大禮物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上樑大吉

第886期 │ 發行日期:2025年5月9日

本期主題

送給竹東最好的大禮物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上樑大吉

祭祀祈福儀式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4月30號來到新竹縣竹東鎮,出席「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上樑典禮,摎後背續等進行个工程起福、經營順利,還希望竹東大禾埕年底完工以後,變成新竹鄉親在生活、交通、娛樂這兜方面个多功能場所,乜變成浪漫台三線頂高个觀光地區,分對外地來个旅客也做得享受客家氣氛、認識客家文化,變成竹東个代表性特點摎標誌。.....

《詳全文》

 

 

本期主題

送給竹東最好的大禮物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上樑大吉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4月30號來到新竹縣竹東鎮,出席「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上樑典禮,摎後背續等進行个工程起福、經營順利,還希望竹東大禾埕年底完工以後,變成新竹鄉親在生活、交通、娛樂這兜方面个多功能場所,乜變成浪漫台三線頂高个觀光地區,分對外地來个旅客也做得享受客家氣氛、認識客家文化,變成竹東个代表性特點摎標誌。

祭祀祈福儀式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係客委會在112年核定補助新竹縣政府个,古主委表示,這計畫經過前兩任主委一直到這下,係一隻連續性个政策,計畫總經費有5.5億零,會內補助4.6億零,可見客委會對竹東个支持摎重視。另外,這大禾埕个工程設計來自謝英俊建築師,佢同時乜係摎「沙漠變成綠地」个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設計人,做得尋著一個好个建築師來為客庄服務係當好个等路,「大禾埕大工程乜係客委會想送分竹東最好个大等路」。

古主委提著,竹東大禾埕个設計採用半開放摎開放式,同時乜係多功能式,這做得滿足民眾多方面个需要,這種需要就係客委會一溜裡來非常重視客家鄉親在客庄生活做得摎都市个居民共樣,享有平等、優良个生活品質,所以,客委會會續等支持客庄建設摎客家相關活動,創設適合安居樂業个客庄生活空間。

今晡日共下參加典禮个有立法委員林思銘、新竹縣政府副縣長陳見賢、新竹縣議會議長張鎮榮、新竹縣竹東鎮鎮長郭遠彰過新竹縣議員、竹東鎮民代表、各里里長這兜人,共下見證竹東大禾埕重要建設个上樑儀式。

竹東大禾埕个設計係地面4棧樓建築,用環形鋼結構、加較高个棚仔,表現客家意象,配合綠地廣場摎植栽牆組成个綠色建築形式,串連臺泥綠園道。未來,民眾做得在加高个大戲棚遮陰下,長圓形音樂伙房規劃出个半室外空間肚穿梭、停腳、休閒、活動、食飯、欣賞表演過專心聽音樂,客委會希望透過「竹東文化大禾埕計畫」,配合工程進行中个轉運站摎行政中心,做得提供各種年齡个民眾旅遊、市集、表演創作、多元學習个共下分享空間,帶動地方文化个成長摎發展,提高觀光个效果摎利益,帶分居民過旅客還較安全、鬆爽又和挼个環境。

客委會古主委致詞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4月30日前往新竹縣竹東鎮,出席「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上樑典禮,祈福後續施工、營運順利,並期盼竹東大禾埕年底完工後,成為新竹鄉親在生活、交通、娛樂等方面的多功能場域,並作為浪漫台三線上的旅遊軸帶,讓從外地來的旅客也能享受客家氛圍、認識客家文化,成為竹東的代表性亮點和地標。

「竹東客家文化大禾埕計畫」為客委會於112年核定補助新竹縣政府,古主委表示,此計畫歷經前兩任主委一直到現在,是一個延續性的政策,計畫總經費為5.5億多,會內補助4.6億多,可見客委會對竹東的支持和重視。另外,此大禾埕的工程設計源自謝英俊建築師,他同時也是將「沙漠變成綠地」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設計者,能找到一個好的建築師來為客庄服務是很好的禮物,「大禾埕大工程也是客委會想送給竹東最好的大禮物」。

古主委提到,竹東大禾埕的設計採半開放和開放式,同時也是多功能式,其可滿足民眾多方面的需求,其需求即為客委會向來非常重視客家鄉親在客庄生活能否與都會區的居民一樣,享有平等、優質的生活品質,因此,客委會會持續支持客庄建設與客家相關活動,打造適合安居樂業的客庄生活空間。

客委會古主委為竹東大禾埕上樑儀式簽名

今日一同參與典禮的有立法委員林思銘、新竹縣政府副縣長陳見賢、新竹縣議會議長張鎮榮、新竹縣竹東鎮鎮長郭遠彰及新竹縣議員、竹東鎮民代表、各里里長等,共同見證竹東大禾埕重要建設的上樑儀式。

竹東大禾埕上樑儀式大合照

竹東大禾埕的設計為地上4層建築,以環形鋼結構、挑高棚架,形塑客家意象,搭配綠地廣場及植栽牆建構綠色量體,串連台泥綠園道。未來,民眾可以在大戲棚挑高的遮陰下,橢圓音樂聚落規劃出的半戶外空間中穿梭、停留、休憩、活動、用餐、欣賞表演及聆聽音樂,客委會希望透過「竹東文化大禾埕計畫」,配合施工中之轉運站及行政中心,能提供各年齡民眾旅遊、市集、展演創作、多元學習之共享空間,帶動地方文化創生,提升觀光效益,帶給居民與旅客更安全、舒適及友善的環境。

《詳全文》

新聞快報

客委會接軌地方重要新政建設再+1 新竹北埔客庄生活交流中心喜迎動土

【客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5月5號去新竹縣參加「北埔鄉綜合行政大樓暨客庄生活交流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古主委表示,這項建設个功能有當多樣式,所有年齡階段包辦細人仔托育、後生人運動、老人家打嘴鼓這兜公共空間,正經係客委會回答地方需要、支持地方客家鄉親生活理念个澈底執行。當歡喜做得摎地方共下推動好个政策,相信會變成北埔鄉行向未來个重要基礎。

客委會主委古秀妃致詞

古主委指出,全國各地客庄現下階段个生活環境係毋係符合在地需求,係𠊎個人非常重視个議題,所以,舊年上任以後斯提出「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計畫,希望打造客庄所有年齡鄉親同樂个生活場所。古主委強調,客委會當然支持建造「北埔鄉綜合行政大樓暨客庄生活交流中心」,又摎頭擺个計畫撤銷,摎原案既經核定个5,600萬經費提高到9,565萬個銀,肯定佢對北埔客庄个正向發展。

這綜合大樓係一座聚集社區交流、文化傳承、運動休閒、公共托育這兜功能做一下个「客庄生活交流中心」,這隻案仔(北埔鄉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興建專案計畫)經費總計1億1,388萬個銀,由客委會補助9,565萬9,348個銀(84%),希望促進居民交流、提高生活質量摎餳後生人轉故鄉發展,按算在今年9月開工、116年完工。

貴賓齊動金鏟

今晡日共下參加典禮个有新竹縣長楊文科、北埔鄉長莊明增、北埔鄉民代表會主席徐鏡明摎一兜議員、村長還過各地代表等等,還有當多鄉親參加鬥鬧熱,共下見證北埔客庄重要建設个動土儀式。

【華語版】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5月5日赴新竹縣參與「北埔鄉綜合行政大樓暨客庄生活交流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古主委表示,這項建設的功能多樣多元,全齡包辦細人仔托育、後生人運動、老人家打嘴鼓等公共空間,正是客委會回應地方需求、支持地方客家鄉親生活理念的落實。很高興能攜手地方推動好的政策,相信將成為北埔鄉走向未來的重要基石。

古主委(左)與北埔鄉長莊明增(右)受贈祥獅獻瑞好彩頭

古主委指出,全國各地客庄現階段的生活環境是否符合在地需求,是個人非常重視的議題,因此,去年上任後即提出「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計畫,盼打造客庄全齡鄉親同樂的生活場域。古主委強調,客委會當然支持興建「北埔鄉綜合行政大樓暨客庄生活交流中心」,並將過往計畫撤案,將原案已核定的5,600萬元經費提升至9,565萬元,肯定其對於北埔客庄的正向發展。

此綜合大樓為一座集社區交流、文化傳承、運動休閒、公共托育等功能於一體的「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該案(北埔鄉客庄生活交流中心興建專案計畫)經費共計1億1,388萬元,由客委會補助9,565萬9,348元(84%),期待促進居民交流、提升生活質量並吸引青年返鄉發展,預計將於今年9月動工、116年完工。

表演團體祥獅獻瑞精彩演出

今日一同參與典禮的有新竹縣長楊文科、北埔鄉長莊明增、北埔鄉民代表會主席徐鏡明及多名議員、村長與各地代表等,還有許多鄉親參與鬥鬧熱,共下見證北埔客庄重要建設的動土儀式。

《詳全文》

苗栗頭份四月八精神傳承後生 青年爐主迎神供桌拚創意

農曆四月初八是頭份客庄的年度節慶盛事,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星崴今5月5日前往苗栗縣六合綜合運動場,參與「2025頭份四月八 頭份藝神趣」-青年爐主創意供桌迎媽祖競賽活動,與鄉親、學子一同用虔誠的心迎接永貞宮「媽祖姑婆」的鑾轎到來,並親自為青年爐主披上紅肩帶,鼓勵後生認識家鄉信仰文化,凝聚地方向心力,傳承頭份客庄傳統節慶。

客委會邱星崴副主委致詞

來自苗栗南庄的邱副主委提到,從小就聽老人家說「頭份迎媽婆,頭份開始鬧熱了」,那時南庄的鄉親都會共下食齋,南庄和頭份就像來自同一條水脈的命運共同體,很感動今天看到這麼多學生用心布置迎神供桌,煞猛傳承客家文化。客委會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頭份四月八,早在20年前就將此視為客庄重大節慶,每年約有100萬左右的經費支持,今年,客委會將經費增加到150萬,因為細人仔就是我們的未來,希望大家共同煞猛傳承客家文化。

邱副主委強調,「頭份四月八背後的意義,就是做一個很好的頭份人,所謂好的頭份人代表的是『熱情、好客,盡澎湃,盡生趣』」,儘管在這個大樓林立、伙房越來越少的時代,我們也要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期望明年能邀請更多新的頭份人參加頭份四月八,將客庄的熱情、好客的文化精神傳遞出去,讓頭份更加鬧熱煎煎。

青年爐主披肩帶儀式

今一同出席活動的還有頭份市長羅雪珠、苗栗縣議會副議長張淑芬、議員陳光軒、頭份市民代表會副主席張家榮等,羅市長指出,今年的創意供桌競賽比去年更加熱鬧,去年只有12所小學參加,今年特別加入4所國中,共16間學校一同共襄盛舉,而之所以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是希望讓學生可以傳承敬天愛土的精神,明白地球只有一個,要懂得愛環保、不殺生,將垃圾變黃金。

客委會表示,早期農業社會,頭份永貞宮媽祖出巡遶境,各方陣頭、香燈腳聚集,加上地方仕紳花燈對抗賽,市區街頭熱鬧滾滾,家戶亦準備美味佳餚宴請親朋好友,成為老頭份人的珍貴回憶,為延續這項客家文化民俗節慶,頭份市公所自93年起,每年均辦理「頭份四月八文化節活動」,並在擴大宣傳及推廣下,使得此活動逐漸打開全國知名度。

頭份市轄內4所國中及12所國小共襄盛舉,以有趣的創意供桌牲禮,迎接永貞宮媽祖遶境

114年度活動特以「澎湃慶城藝」為主題,4月23日至5月6日於頭份藝術館、頭份市上公園、苗栗縣六合綜合運動場等地辦理,內容包含「拾光展發佈會」、「客家媽祖四月八遶境巡庄祈福活動」、「庄神搖滾演唱會」、「炒米粉大賽」及「迎神供桌」等,今舉辦具傳承意義的「青年爐主創意供桌迎媽祖」活動,藉此鼓勵青年朋友延續四月八精神,愛鄉愛土迎媽祖。

《詳全文》

客發中心出品紀錄片「落泥時」南北園區映後座談

為促進不同族群文化理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歷時二年委託拍攝完成紀錄片《落泥時》,於5月3日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映後座談會,邀請參與民眾齊聚一堂,探討客庄新住民女性的生命故事。本紀錄片取名為《落泥時》(四縣腔:logˋnaiˇsiiˇ),其意義是新住民姊妹如同種子發芽般,韌性的破土而出,如同花朵般盛開,由內而外的散發自信。片中紀錄新住民姊妹以樂觀進取,適應客庄生活的故事,讓人倍覺感動,也期望社會大眾對新住民有新的理解與關懷;片中也報導新住民二代,從他們的視野探討臺灣社會中對於多元文化的省思。

客發中心出品紀錄片「落泥時」南北園區映後座談,邀請(左起)賴梅屏女士、汪玉玲女士、鄭慧玲導演、何金樑主任、洪馨蘭教授、林娣蒂女士共同與談

放映會由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客家委員會委員劉仕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教授洪馨蘭、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游雅帆執行秘書、高雄市小鄉社造志業聯盟賴梅屏女士及本次紀錄片主角來自印尼加里曼丹楊雪霞女士、來自泰國的汪玉玲女士、來自印尼中爪哇林娣蒂女士及家人共同出席。

客發中心近年關注多元文化的議題,以口述訪談、影像紀錄等,呈現多元觀點的客家社會的性別議題。自110年已完成姑婆入祀宗祠的紀錄片《廳下火》,也啟動全臺灣客庄新丁、新枝祭儀研究調查計畫,為此客發中心也出版以姑婆牌、新枝為主題的《阿婆的時光寶盒》兒童繪本,讓各界看到客家文化裡的多元與豐富,期盼為社會的文化平權與多元尊重,盡一份心力。在這過程中客發中心特別感謝協助拍攝的報導人及專家學者們,不吝提供建議與想法,才得以完成。

客發中心出品紀錄片「落泥時」南北園區映後座談,致贈感謝狀,感謝參與拍攝的客庄新住民及相關人員的協助

客發中心何主任表示,紀錄片《落泥時》以博物館促進多元文化的角度,從花蓮鳳林、新竹關西、高雄美濃三地客庄新住民,以及新住民二代生命故事。除了詳實記錄客庄新住民的女力展現之外,以姊妹在日常農務生活、教育工作職場等公共領域背景,鋪陳出新住民多方社會參與所散發出的自信,如同臺灣日常一樣的努力生活,期許讓社會大眾更進一步認識客庄不同族群聲影;更希望以影像紀錄作為博物館探究、紀錄社會變遷的方式,透過具當代議題的探討,著重於客庄新住民文化適應或社會參與、多元文化等議題,推廣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媒材,藉以落實博物館記錄客庄、推動多元文化的社會責任。

此部紀錄片預計結合518國際博物館日在5月17日(六)於臺灣客家文化館放映,歡迎大家對此議題有興趣者踴躍報名參加。詳情請上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官網或臺灣客家文化館臉書查詢。

《詳全文》

「2025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報名延長至5月18日!請把握最後機會!

為鼓勵更多客家後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拓展國際視野,「2025客家青年國際志工服務團」報名期限延長至5月18日(星期日)23時59分止,誠摯邀請全國15至18歲之高中、職、五專之青少年踴躍報名參與!

本活動相關內容與時程調整,以客家委員會公告為主,並保有最終決定權利。

※本活動採線上報名,詳細資訊請見報名網站:https://reurl.cc/xNeZ55

《詳全文》

行政院「三高防治888計畫」宣導資訊

三高防治888計畫

《詳全文》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住宅轉租契約-租屋族的另項選擇」宣導資訊

住宅轉租契約-租屋族的另項選擇

《詳全文》

地方活動

臺南市啟動客話講故事推廣人才培訓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用故事喚起語言溫度,讓客語成為生活裡熟悉的聲音

由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規劃的「114年臺南市客話講故事培訓課程,首場於5月2日在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開,客語教師、幼教人員及語言推廣者齊聚一堂,在故事的世界裡,重新感受語言的溫度與生命力。

本次課程共規劃辦理兩梯次,內容結合理論與實作,涵蓋說故事技巧訓練、語感培養、角色扮演、現場模擬及團體演練等內容,期盼讓每位學員都能在「說中學、做中練」,找回語言表達的自信與感動。

分組演練

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陳新裕表示,故事是一種溫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方式,透過聲音、語調與情感的傳遞,孩子能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地接觸、理解與體驗客語。我們正積極為臺南培訓客語故事推廣人才,期盼未來他們走進親子館、圖書館或社區空間,把故事與客語的美好,帶給孩子與家庭。

大合照

臺南市客委會指出,在這即將展開的學習旅程中,來自各地的學員齊聚一堂,透過口語表達訓練到角色扮演、語調練習、實地模擬等系列課程與經驗交流,幫助學員不只是學會說故事,更能用故事來打動人心。市府期盼藉由「說故事」作為親近語言的起點,讓客語不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孩子耳邊熟悉的聲音、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也說出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認同。

除了故事課程外,市府也規劃在6至8月辦理「客語專業師資課程」,協助客語教師提升語言能力與教學技巧,鼓勵更多熱愛本土語言的夥伴加入,一同為語言傳承播下更多的種子。

《詳全文》

「113年南投縣客庄地方記憶空間專案計畫」焦點座談會,即日起受理報名

主辦單位: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113年南投縣客庄地方記憶空間專案計畫」焦點座談會

「113年南投縣客庄地方記憶空間專案計畫」聚焦於「林屋伙房」、「姻親古道」、「九份二山地震園區」等3處空間,南投縣客家發展所前已藉由地方共識說明會讓民眾更深入瞭解客家文化的價值,將再透過焦點座談會帶領參與者自主思考,探討過去客庄特別的人、事、時、地、物,並針對現階段空間課題提出相應規劃策略,由專家學者引導,激發對話與反思,進一步挖掘獨特文化價值。

座談會參與對象為公所及其轄內客家協會、社區組織,以及對於本計畫有興趣之地方文史工作者、學者、研究生、地方青年組織等,共辦理2場次,活動時間、地點如下:

#第1場次:5/16(五)下午2時,南投縣國姓鄉公所(南投縣國姓鄉國姓路267號)。

#第2場次:5/23(五)下午2時,南投縣國姓社區活動中心(南投縣國姓鄉民族街40號)。

座談會自即日起至5月12日(一)下午5時止開放線上報名(報名網址:https://reurl.cc/EVQ5Nm),如有疑問請洽本縣「113年南投縣客庄地方記憶空間專案輔導團」 徐小姐,電話:04-22358892或南投縣客家發展所 洪小姐,電話049-2246421分機708。

相關附件

《詳全文》

《遊桐花》九鼎文化藝術薈芷

主辦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本場音樂會融合音樂、舞劇與客家文化,故事以《遊子吟》為背景,探討親情、回憶與時間的交錯。整個故事圍繞著主人公林桐的心靈旅程,從他對母親的深切思念,到回鄉的掙扎,直至在時空裂縫中尋找自我與釋懷的過程。 音樂會從夢境開始,故事提及林桐在母親的影像中迷失,表達出對母親的思念與無法觸及的遺憾。隨著劇情的推進,林桐接到父親的訊息,決定回鄉面對過去。在回到故鄉的過程中,油桐花的飄落成為故鄉變遷與情感牽絆的象徵。油桐花在客家文化中象徵著「心願」與「思念」,這份深厚的情感是林桐尋求解脫與和解的關鍵。

#演出時間:5/24(六)19:00。

#演出地點: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中正堂演藝廳。

#入場方式:索票入場,自5/9(五)上午9時起至本局服務台、苗栗旅服中心、竹南旅服中心及高鐵旅服中心索票,每人限索4張,索完為止。

#洽詢電話:037-352961分機618柯小姐。

遊桐花

《詳全文》

  • 瀏覽人次: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