𠊎講客 𠊎驕傲
在許多次上台致詞的場合,我曾經猶疑,是否先用華語說「很抱歉,接下來我要講客…」。然而身為客家人,講客為什麼道歉?仰般愛因為使用自己的母語來回失禮?然後我就全程都講客!
從三十幾年前走上街頭,開始從事社會運動,包括客家、原住民、社區營造、環保和弱勢等議題,面對威權時代各種打壓造成族群文化尊嚴喪失與認同流失,深感痛心,那是源於年輕人單純的正義感,以及作為一個「人」的單純自尊心。我相信許多走上公職這條路的政務人員,都是懷抱同樣的初心,行出同樣的腳步。當初在街頭的主張,對土地的願望,對下一代的夢想,如今有機會來實踐推動,這是我人生當中非常大的福分,當好个機緣。
過去四年,在李前主委的帶領下,為客家的長久永續發展,打下了穩固厚實的基礎。接下來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朝兩個方向努力:
首先是族群主流化:少數族群的語言文化不是只屬於少數族群,它也是國家語言文化,少數族群文化繼續成長,國家族群文化才能繼續豐富。政府部門服務的對象都會有客家人,所以在一般性的行政政策中都應有客家的觀點與作為,我希望每一個部會都是客家委員會。
第二是客家在地主流化:在客家庄客家人雖然人口較多,但是客家語言、文化、意識形態等,仍然在自己的土地上流失,客家人還是少數。我們不但要讓客家成為國家靈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要努力讓客家語言、文化成為客家庄在地主流;不但要讓客家進入全國主流文化中,也要讓客家在自己的土地上重新成為主流。
我今天有這個實踐理想的機會,必當全力衝刺,全心付出,為更美好的客家想像與實踐,為「客家永存」,與全體同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