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簡介
社團簡介:
馬來西亞沙登史里肯邦安客屬公會成立於1999年。當年在數位熱心及關心客家文化的客籍鄉賢號召下,以維護史里肯邦安(舊名沙登新村)客家人的福利而成立。此外也希望通過公會能夠把客家人優良的傳統文化傳承於下一代,讓客家文化能在沙登紮根!
公會只招收18歲以上居住在沙登一帶的馬來西亞客籍人士為會員。凡是在籍學生都不能申請為會員。公會每兩年舉行一次選舉,以選出公會的領導層。每年3-4月必須舉行會員大會。每任理事任期為兩年,不過沒限制連任期。
公會的宗旨:
-團結沙登區的客家人。
-提高客家人的社會福利。
-讓客家文化能夠發揚光大。
-給予優秀會員子女獎學金。
-提高客家人的愛國精神,社會醒覺,政治醒覺以促進社會繁榮。
-提高客家人在工商業的競爭能力。
2011年至2013年度理事:
會長:盧文懷工程師
署理會長:陳東庚
副會長:張俊傑, 張松琴女士
秘書:張運權
副秘書:黃永平
財政:方健明
委員:
查賬:郭麗清女士,伍育華
馬來西亞,在漢語中,特別是港澳地區,將馬來西亞簡稱為「大馬」,是東南亞國家之一。馬來西亞聯邦被南中國海分為兩個部分:位於馬來半島的西馬來西亞,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連接新加坡;東馬來西亞,位於婆羅洲島的北部,南部接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汶萊國則夾於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之間。馬來西亞是東南亞國協(ASEAN)的創始國之一。
吉隆坡(馬來語、英語:Kuala Lumpur)是馬來西亞(或簡稱為大馬)的首都,兼最大城市。目前,許多聯邦政府機構已遷往布城。在馬來西亞境內,吉隆坡的英文簡稱「KL」亦廣泛應用。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三個直轄區之一,其地理位置在於雪蘭莪州之中,或馬來西亞半島中央偏西海岸。
吉隆坡曾於1998年舉辦英聯邦運動會,也是第一個舉辦此運動會的亞洲城市。坐落於吉隆坡市中心的國油雙峰塔是吉隆坡的著名地
吉隆坡在1857年建立於鵝麥河(Gombak)與巴生河(Klang)的交匯處。這解釋了吉隆坡的馬來語名 (Kuala Lumpur, 原意為泥濘河口)的由來。當時,雪蘭莪州皇族,拉查阿都拉(Raja Abdullah)把巴生谷開放于采錫礦者,吸引了大量中國礦工來采錫。過後,吉隆坡就從而漸漸地發展起來。當時,統治馬來亞的英國殖民政府也委任了稱為「甲必丹」的華人領袖來掌管當地華人的事物。其中最著名的華人甲必丹為葉亞來。換句話說,吉隆坡是華人礦工發展起來的.吉隆坡在1880年成為雪蘭莪州的首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吉隆坡于1942年1月11日淪陷日軍手中,總共長達44個月之久試。
在1957年,吉隆坡成為剛從英國取得獨立的馬來亞聯邦(Federation of Malaya)的首都。當時,第一任首相東姑·亞都拉曼就在吉隆坡的獨立體育館(Merdeka Stadium)宣讀獨立宣言。1974年,吉隆坡從雪蘭莪割讓出來成為聯邦直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