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簡介
1972年成立
活動:舉辦上中誕觀音誕,關帝誕天后聖母誕。
補助貧苦學生及大中小優秀學生。
新年看問老人及全體鄉親團年,拜年。
每月開一次會議及臨時會議。
人口
2007年總人口接近8700萬人,其中男性佔49.2%,女性佔50.8%。通用越南語。
越南有54個民族。主體種族越族(中國稱為京族)占總人口的87%,大量聚集在沖積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區。京族作為一個最大的同系社會群體,控制國家的政治經濟,主導文化事業,對社會生活施加巨大影響。越南京族與居住在高地的少數種族少有共通之處,並在歷史上敵視他們,認為他們是野蠻的種族。
少數民族中漢族(華族)、岱族、傣族、芒族、儂族人口均超過50萬。少數種族(除漢族之外)多居住在占越南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高地。漢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總數約100萬(占全國的1.5%),其中半數集中在胡志明市(占全市的12%)。
宗教
越南主要有五大宗教:
佛教:越南最大的宗教。越南佛教最原始是從印度傳入,大約第二世紀許多印度商人已經經由海路進入越南,其中有許多信佛的商人。因此,佛教開始傳入越南。東漢末年,大乘佛教從中國傳入越南,越南人稱為「北宗」。十世紀後,被尊為國教。小乘佛教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稱之為「南宗」。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
天主教:1533年傳入越南,發展迅速。法國統治時期取得合法地位。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的同奈省是越南天主教友最多的地區,教堂林立。位於胡志明市中心的哥德式聖母大教堂是該市的重要旅遊景點,教堂前的「巴黎公社廣場」上豎立手捧地球的巨大聖母像。海濱度假城市頭頓的耶穌山上,矗立著32米高的巨型耶穌像。(建於1974年)。前阮朝的南芳皇后和南越總統吳廷琰都篤信天主教。越南現在使用的拼音文字,也是一位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羅德(Alexandre de Rhodes)所發明。
基督新教:1893年傳入西貢,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宣道會在越南打穩基礎。基督新教現有不少信徒,主要分佈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峴港、波萊古、平順等地。
高臺教:是1926年吳文昭、黎文忠揉和佛教、基督教、道教、儒教創立的本土宗教。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臺教」。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穌(聖道)、老子(仙道)、釋跡(佛道)。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臺教,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和好教:1939年黃富楚創立。該教為佛教的變體,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像,供品為鮮花和清水。流行於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
此外,由於受到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影響,在越南祭祖的習俗也頗普遍。
教育
2000年越南已基本實現小學義務教育普及化的目標。2001年全面推廣9年義務教育。2001-2002學年,越南全國在校大、中、小學學生約1,860萬名。全國共有2.58萬所三級普通學校,179所高等院校。2001年大學在校學生91萬人。著名大學有國立河內大學、國立胡志明市大學、順化大學、太原大學、峴港大學、河內經營管理大學、國立河內百科大學、雄王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