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簡介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旅泰各屬華僑紛紛發起組織同鄉會,是年冬,有鄉賢郭兆熊、劉献琛、劉海林、劉紹蒼等,自香港來泰造訪大埔僑領郭實秋,交換組織同鄉會之意見。11月12日,郭實秋設筵歡宴四位來賓,邀鄉賢廖樹南、鄧慶之、丘應環、廖家柱等陪宴,席間商討籌組同鄉會等事宜。
1946年1月13日召開籌備大會,參加鄉僑300餘人,公推郭實秋為臨時主席,成立籌備委員會草擬章程,定名為「旅暹大埔公會」,展開招收會員工作,大會推郭實秋、張遜之、張靜之、鄧慶之、廖樹南、廖家柱、丘應環等七位為註冊人,向有關當局申請註冊。
1946年8月18日,召開成立大會,除七位註冊人為第一屆當然理事外,由大會選出黃國興、黃瓊林、賴秋盛、賀世欣,四位為理事,又選出張向之、黃國平、黃振楓三位為監事,共十四人為第一屆理監事,執行會務,理事互選職別結果,郭實秋為理事長,第一屆理監事就職後借泰京三角路振華興有限公司三樓為本會辦事處。
1948年2月18日召開會員大會,提出購買會址之必要,出席會員四百餘人,熱烈響應。於同年四月甘五日購就現址,僱工裝修,九月十七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裝修工程完竣,舉行盛大慶祝落成典禮宴會,以後每年中秋節定為本會成立週年紀念日。
1966年何乃創先生接任理事長後,鑒於會址系舊式建築,禮堂小且欠美觀,又不能容納眾多會員鄉親之歡聚,提出重新建築新大廈計劃,獲會員熱烈支持,將原建築全部拆除,重新建築三層樓現代化鋼筋水泥新大廈,歷時一年又三個月,全部工程竣工,於1968年1月21日隆重舉行新館落成典禮,由泰國僧王法駕主持點粉儀式。
1981年8月9日廖梅林先生擔任理事長期間,成立「泰國大埔會館慈善基金會」,何乃創先生為首任主席。
1982年經會員大會討論並同意,將原名「旅暹大埔公會」改稱為「泰國大埔會館」。
2007年-2010年,廖翠珍女士擔任第32-33屆理事長。廖翠珍女士任職期間,大膽創新,改革多項會務,是泰華僑團中不可多得的女僑領。
2011年,年僅40多歲的張源晉先生被推選為第34屆理事長,是當時泰華傳統僑團中最年輕的理事長。理事會在張理事長的領導下,團結合作,集思廣益,聯絡鄉親,增進鄉情,和諧會館,注重培養新人,務實發展會務,有30-60歲等不同年齡層的優秀大埔後裔加入了理事會的領導陣容,為會館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3年張源晉蟬聯35屆理事長,進一步推進會務向前發展,整修、刷新會館,面貌煥然一新。
2015年3月,第36屆理事會成立,經驗豐富的鄧玉清女士眾望所歸,接任理事長一職。鄧理事長是開館元老之一的鄧慶之先生的次媛,注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2017年3月,第37屆理事會成立,黃家勇先生榮膺第37屆理事長,也是歷屆理事長中第二年輕之一位.黃家勇理事長年青力強,事業成功,熱心會館事務,是一位不可多得之領導!目前正在裝修會館,把會館保護好,使會館顯得更為美觀!
2019年黃理事長眾望所歸蟬聯第38屆(現屆)理事長,從鄰府邀請了多位年青的鄉親加入理事會中為副理事長暨常務理事,以增強理事會的陣容。2019年年尾提議:在會館3樓隔建一間大埔文化室,已得到理事會之通過,待新冠病毒肺炎疫情(COVID 19)過後即動工隔建,之後將收集有關客家及大埔之歷史資料,介紹客家及大埔優美文化、名人、名產、旅遊景點,讓泰國之大埔鄉親,尤其是泰國的大埔年青後裔,對自己的根源大埔有所認識,泰國大埔會館在現屆理事長黃家勇先生的正確領導下,對會館的發展定會更上一層樓!
一、宗旨:本會館以聯絡同鄉及同鄉後裔感情,交換工、農、商學等專業知識,及與各社會團體相互合作,共謀福利及發展文教等事業,促進泰中親善友好,承傳並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宗旨。
二、會員人數:1,800人。
社團所在地:Bangkok ,Thai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