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簡介
巴西客家活動中心簡介
宗旨
「巴西客家活動中心」的籌建,係以落實服務鄉親、擴大回饋僑社為目標。是一個多功能使用、多角度經營的現代企業體,而且是集眾人智慧力量來運作參與的希望事業。不但是巴西客家鄉親引以為榮的「家」,也是連接世界客家主流的南美平台。
發起
1999年4月25日在崇正會顧問主席劉學德公館發起籌建「巴西客家活動中心」,並成立發起人會議,由當時的會長張永西先生擔任召集人。5月12日,在「我愛媽媽懇親活動」時,成立「巴西客家活動中心」籌建委員會。5月25日在監事葉富坤「游民中華文化館」舉行籌建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由張永西會長主持;公推張永西為主任委員,黃政修、劉學德為副主任委員;組成執行小組,擔任籌建工作之計畫與推動。並通過重要執行原則。
籌備
5月29日,在黃政修公館舉行執行小組會議,決議分成七組辦事,積極進行籌備工作。9月9日,召
開籌建委員暨投資股東大會,決定募股集資和購地原則。
購地徵圖
11月29日,簽約購定用地,地址在聖保羅市中心Rua Sao Joaquim 438~472號,面積約2200平方公尺。12月5日,公開徵求地下三層、地面三層之藍圖設計,並向全僑公開徵圖。設置「監察小組」,監察稽核經費收支事項。
立案登記
12月,訂定巴西客家活動中心章程,計7章29條,22日獲准登記立案。
募股籌資
2000年1月14日、20日,執行小組會議,了解認股狀況,通過鼓勵繳付股金原則及財務收支程序。5月25日,召開股東會議,研議充裕資金活絡財源方案。積極進行建築設計、申請執照等事項。
破土
2002年2月17日上午十時,巴西客家活動中心在聖保羅市中心現址舉行破土典禮,與會來賓三百多人。
周國瑞代表應邀致詞,勉以多元化的設備向僑社提供多功能的服務,並配合發揚我們的文化、提昇我們的精神生活。他又特別說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的目的,希望大家善體政府用心,努力促進族群的融合。如來寺的覺誠法師代表星雲大師致贈墨寶春聯「善緣好運」鏡框。破土儀式,由代表活動中心的張永西、黃政修、劉學德,代表貴賓的周國瑞,代表僑社的張勝凱,以及代表鄰居的廖安義等六位先生,分別站在六個不同的方位,同時鏟一鏟沙子來象徵破舊立新、六六大順。
開工
9月30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請佛光山宗長心定和尚、覺誠法師等洒淨後正式開工。主任委員張永西帶領執行小組的一些委員、股東、熱心的鄉親暨承建的建築公司員工代表五十餘人參加。大家魚貫跟著心定和尚的芒鞋繞行巴西客家活動中心建地,只見心定和尚楊枝揮時,淨水遍灑處處。儀式簡單莊重,大家都歡天喜地。
三贏而多元
12月20日,文教服務中心與佛光會先後決定參與大樓合建。大樓的頂樓是由佛光會承購合建,三、四樓則由華僑文教服務中心承購合建,而客屬崇正總會前此已決定闢室立館於內。2003年1月,變更建築設計增加兩樓。文教中心、佛光會指派代表參與監督,每月定期會報。
上樑
2003年10月18日,巴西客家活動中心大樓的結構工程已進行到最頂樓,上午九點半舉行安放鋼樑的「上樑」儀式,由如來寺法師主持,合建的佛光會、文教中心、崇正會、客家活動中心分別安放了喜物。
成立管理委員會
2004年2月1日,在現址召開股東大會及原籌建委員會聯席會,由原籌建會主任委員張永西主持。除報告業務外,並由股東投票選舉委員,組成第一屆管理委員會。當選的是張永西、童崇鎮、黃政修、曹林盛、鄭昌增、宋岳三、鄭俊青、葉榮陞、廖仁煌、鄧幸光、鍾建仁、謝新振、鄭靜雯、楊清福、黃輝東等15名,並公推張永西為主任委員、童崇鎮和黃政修為副主任委員。2日餐會,推選鄧幸光為監察人,所騰委員缺依序由詹盈盈遞補。 管理委員會,每月至少會報一次,除取代原執行小組工作外,並展開營運管理的永續業務和籌措不足資金。
落成開幕
2005年2月7日,上午11時舉行落成剪綵開幕酒會後,進行「全美洲客家懇親會暨慶祝巴西客家活動中心落成典禮」聯合大會,連續兩天。
展望
希望透過這個「家」的團結合作和本站的持續運作,能回饋服務一路關懷我們成長的僑社。目前已進而成為巴西華僑活動的中心,並且持續努力成為全球客家文化發展的南美重鎮。
社團所在地
巴西幅員遼闊,天然資源豐富,擁有引以為傲的大自然景觀和生活藝術,從廣大的亞馬遜森林、與阿根廷共同分享的世界上最美麗的依瓜蘇瀑布到彭巴草原,無一不讓人為之動容。
著名的里約是一座海灘、酒吧、咖啡館的城市,奢華的賭場、旅館充斥,都會景觀和其著名的嘉年華會一樣的讓人目眩神搖。
從瑪瑙斯可以乘船航行在亞馬遜河上,探索只有熱帶地區才見得到的熱帶森林。在世界第三大城的聖保羅市,可以品味知性與藝術之旅。在彭巴草原可一睹高丘人牛仔式的生活。到薩爾瓦多可以觀賞人文科學遺產。以旅遊面來看巴西,簡直是包羅萬象。
面積: 8,511,965 平方公里
首都: 巴西利巴西幅員遼闊,天然資源豐富,擁有引以為傲的大自然景觀和生活藝術,從廣大的亞馬遜森林、與阿根廷共同分享的世界上最美麗的依瓜蘇瀑布到彭巴草原,無一不讓人為之動容。
著名的里約是一座海灘、酒吧、咖啡館的城市,奢華的賭場、旅館充斥,都會景觀和其著名的嘉年華會一樣的讓人目眩神搖。
從瑪瑙斯可以乘船航行在亞馬遜河上,探索只有熱帶地區才見得到的熱帶森林。在世界第三大城的聖保羅市,可以品味知性與藝術之旅。在彭巴草原可一睹高丘人牛仔式的生活。到薩爾瓦多可以觀賞人文科學遺產。以旅遊面來看巴西,簡直是包羅萬象。
面積: 8,511,965 平方公里
首都: 巴西利亞(Brasilia)
氣候: 熱帶氣候
語言:葡萄牙語
貨幣: Real
行政區域:26 省和 1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 Acre, Alagoas, Amapa, Amazonas, Bahia, Ceara, Espirito Santo, Goias, Maranhao, Mato Grosso, Mato Grosso do Sul, Minas Gerais, Para, Paraiba, Parana, Pernambuco, Piaui, Rio de Janeiro, Rio Grande do Norte, Rio Grande do Sul, Rondonia, Roraima, Santa Catarina, Sao Paulo, Sergipe, Tocantins
亞(Brasilia)
氣候: 熱帶氣候
語言:葡萄牙語
貨幣: Real
行政區域:26 省和 1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 Acre, Alagoas, Amapa, Amazonas, Bahia, Ceara, Espirito Santo, Goias, Maranhao, Mato Grosso, Mato Grosso do Sul, Minas Gerais, Para, Paraiba, Parana, Pernambuco, Piaui, Rio de Janeiro, Rio Grande do Norte, Rio Grande do Sul, Rondonia, Roraima, Santa Catarina, Sao Paulo, Sergipe, Tocantins
地 大 物 博 的 巴 西
|
鄧幸光.曹林盛 合撰

巴西聯邦共和國 (REPU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
|
|
歷 史 概 況
|
巴西﹙BRASIL﹚,原是一種可提煉紅色染料的樹名。巴西是個移民國家,可以從幾個階段來概述其歷史。
|
原住民時期
|
原住民印地安人,沒有政府組織,生活資料欠缺,很難知道原住民的文化。大部份印地安部落以漁獵為生,少數以農耕為生,形成村落。音樂、舞蹈則是生活中很重要的東西。
|
葡萄牙殖民地時期
|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貝多羅 (Pedro Cabral)從里斯本出發往南,沿著非洲海岸前往印度,卻不知為何偏離航道,向西越過大西洋,在今天的Porto Seguro上岸,將這裡命名為聖十字架島 (Terra da Vera Cruz);後來才發現,這裡不是一個島,而是南美洲大陸。
葡萄牙人相繼前來,令他們感興趣的是一種名為 pau do brasil﹙巴西木﹚的珍貴紅木,除了是上等木材原料之外,木質中還可提煉紅色染料,而當時的歐洲正好風行紅色服裝。「pau do brasil」 被大量進口到葡萄牙,大家也因此漸漸地稱這地方為Brasil。
巴西的氣候很適合種植甘蔗,但種植甘蔗需大量人力,印地安人因此淪為蔗園奴隸,而販賣印地安人奴隸也成為一種貿易。主要從事奴隸販賣的都是葡萄牙人和原住民的混血人士,稱為Bandeirantes,他們甚至遠至安地斯山區尋找奴隸來源。耶穌會成員同情印地安人的處境,在靠近巴拉圭及阿根廷邊境一帶,建立堡壘抵抗Bandeirantes 的野蠻行為,但終究不敵葡、西聯軍,耶穌會甚至從此被趕出巴西。
十七世紀時,非洲的黑奴大量取代印地安奴隸在殖民地的地位,他們的工作態度較好,也比較不易被歐洲疾病傳染,但卻不甘處於奴隸的地位,許多逃走的奴隸在深山叢林裡重新開始生活,有的甚至還建立國號,從事農耕,自給自足,但終究不敵實力較強的葡萄牙軍隊。
1690年,密納斯 (Minas Gerais) 發現金礦,葡萄牙人蜂湧而至,開始淘金的黃金歲月。
|
巴西帝國
|
1807年,拿破崙軍隊進軍里斯本 (Lisbon) 前夕,葡萄牙王子Dom Joao VI 逃往巴西,宣布里約 (Rio de Janeiro)成為葡萄牙殖民帝國的統治中心,並大舉建設巴西,給予巴西和葡萄牙一樣的地位。1821年,他的兒子Don Pedro I 繼位。1822年,葡萄牙國會決議撤銷巴西的中央管理機構,將巴西再度降為殖民地的地位,Don Pedro I為保留在巴西的權力,於同年9月7日發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宣告獨立,正式與葡萄牙決裂而成立君主立憲政體,自己也變為巴西的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這一天就成為巴西的獨立日和國慶日。1825年8月29日,葡萄牙被迫承認巴西的獨立地位。
十九世紀,咖啡取代蔗糖成為巴西最主要的輸出品,產量曾佔全世界咖啡總產量的四分之三。
|
巴西共和國
|
1889年,巴西王室被咖啡財團支持的軍閥放逐而成立新的巴西共和國,採用美式憲法。推派出臨時總統,研擬了共和憲法。迄一八九四年,費時四年餘,才產生了巴西首位民選總統莫萊伊斯Prudente de Morais。1929年的全球經濟大恐慌,卻導致咖啡消費縮減,影響巴西政府,被反對陣營的Vargas 趁機推翻,執政達25年。1956年Juscelino Kubitschek 當選總統,建立新都巴西利亞。
一九六四年,恐懼於古拉爾Joao Goulart 總統的左傾改革,代表社會保守份子與中產階級的政軍界人士,團結起來罷黜了古拉爾總統。從此,開啟了一段壓抑民主力量的緊張時期,巴西就處在軍政府的掌控之中。首當其衝的是具有社會主義特色之所有社團。對新政權不認同的國內異議者,不管是軍人或政客,皆遭致褫奪公權之嚴苛懲罰。軍政府一方面消除已有的各政黨,另外創立嶄新的兩個傀儡黨派:執政的Arena和充任在野黨的MDB,一方面轉換總統及各州長選舉為經由國會的間接選舉,市長則為中央指派。反專制政體的民間示威遊行,於一九六八年在里約熱內盧匯聚了十萬群眾。一九七九年接任總統的費格雷杜Figueredo將軍,順應民情地繼續前任者的政治解嚴,頒布大赦,令許多被放逐國外的政界人士??包括後來的巴西總統卡多助,得以重返家園,黨禁亦獲消除。一九八二年起更恢復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直接選舉,三年後之全國市長大選時,登記有案的政黨竟多達三十之譜。
|
落實民主的共和國
|
一九八九年時,民選總統制度終於復活。豈料,中斷二十九年後的民選總統葛洛﹙Collor﹚,竟於兩年後因涉嫌瀆職及包庇部屬貪污,遭受國會彈劾,所遺職務遂由副總統伊塔馬(Itamar Franco)接掌。他於九三年十二月提拔卡多助掌管財政,逐漸將國家導入穩健境況。接著,卡多助 (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 當選並連任,很受好評。現任總統路拉﹙Lula﹚從事工運出身,尚乏建樹。
|
|
地 理 概 況
|
巴西面積8,511,965平方公里(中國大陸面積是9,572,900平方公里) ,幾近整個南美洲的一半。。有二十六個州、一個行政特區(首都周圍區域)。赤道經過巴西阿馬帕Amapa州的馬喀帕Macapa市,造成8%的疆域位處北半球;而南迴歸線則劃過第一大城??聖保羅市。巴西國土遼闊,境內時差可達三個鐘頭。而其漫長迤邐之邊界,與除了智利、厄瓜多爾兩國以外的每一個南美洲國家為鄰。巴西坐落於地球最古老穩固的表殼部位之一,地質形成年代非常久遠,故而不但沒有火山、地震,就連地勢起伏也因自然風化而平坦。
41%的巴西國土低於海拔兩百公尺,58.5%則位居海拔兩百公尺至一千兩百公尺之間,只有0.5%為此一高度以上。巴西面積的66%係林地,只有29%為農耕地。
巴西全國分為北部、東北部、中西部、東南部及南部等五大地理區,全境幾乎屬熱帶性氣候,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遜流域在赤道附近,屬赤道氣候,較悶熱潮濕。巴西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乾季及雨季,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0度。
同時,75%的巴西國域屬於高原地形。而境內最高山嶽為靠近委內瑞拉的霧峰Pico Dan eblina(3014公尺)。氣候基本上屬亞熱帶型,而因為位於四季跟北半球剛好顛倒的南半球,十二月迄翌年二月是夏天,為雨季,六月迄八月是冬天,即乾季;既無颱風,也沒颶風或龍捲風。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巴西共有1億6959萬人,居拉美人口之冠。70%人口集中於東南部及南部五州,其中男性佔49.22%,女性佔50.78%;城市人口佔81.25%、鄉村人口佔18.75%;白種人佔54.38%、黑白混血佔39.88%、黑人佔5.21%、黃種人佔0.39%、印地安原住民佔0.14%。主要大城包括:聖保羅(Sao Paulo,1,783萬)、里約(Rio de Janeiro,1,087萬)、美景市(Belo Horizonte,434萬)、愉港市(Porto Alegre,365萬)、 海息飛(Recife,333萬)、薩爾瓦多市(Salvador,301萬)、巴西利亞(Brasilia,包括衛星城約200萬)。
巴西歷史上經歷數次移民潮,1884年至1962年期間,遷居巴西移民達497萬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及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台灣,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
|
|
華 僑 概 況
|
南美概說
|
南美大陸,幅員廣闊,地形複雜,國家眾多。與亞洲許多國家比較, 此地可以說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因此,此一地區,早已成為歐洲人、 亞洲人、甚至於其他地區人民心目中移民的樂園。
由於在殖民地時期,西、葡兩國勢力所及,於是將這塊西半球的大陸,截然分為兩大壁壘,那就是西班牙語系的集團和佔據大陸重要部分的葡語地區。其他就是英、法、荷屬的蓋亞那;他們各自說著不同的語言,但是究竟後者區域很小,不足以發生決定性影響。
十九世紀上半葉,殖民地開始紛紛獨立,成為主權國家。大陸上自北而南,計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圭亞那、厄瓜多爾、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玻利維亞、巴拉圭、智利、巴西、烏拉圭、阿根廷等國。
上述這些國家,雖然是距離遙遠,交通不便,語言困難,若無特殊情況,或者是天予方便,千山萬水,飄洋過海,不但國人沒有移居的概念,即使是衷心的嚮往,如想前來,其困難的程度,真是有如上青天! 不過中華民族冒險犯難、堅忍不拔、辛苦奮鬥地精神,世所罕有。因此,這個最接近南極大陸的地方,也有了華僑先民以及至今不斷的當代僑民之足跡。
至於華僑在上述國家中分佈的情形,大致是以東西兩個中心為主。那就是在東邊的巴西和在西邊的秘魯,形成了南美洲的兩大華僑集聚地。其他的國家或者是人數較少,或者是流動性很大,其影響力和重要性就不如秘魯,巴西二國來得大了。
|
巴西概說
|
巴西的華僑,以人數的眾多而論,巴西僑社在南美洲是首屈一指。巴西地大物博,氣候適宜,幾世紀以來,都是全世界移民嚮往的天堂,所以從世界每一個角落,都陸陸續續的有各色的人種向此地移民,在這廣大的移民潮中,當然也包括了中國人的移民。
以時間來說,我們中國人的第一批移民,遠在1810年代即已整批來此地定居。那時候,巴西因為像現在一樣,遇到經濟危機,所以當時的攝政王唐將六世(Dom Joao VI)採納眾議,想在巴西種植熱帶性的經濟作物,推展外銷,以解決國家的經濟問題。在這經濟作物中,想到了兩項作物── 咖啡與茶。就因為要種茶,特別在中國招請大批懂得種茶的技術華工。本來招請了兩千名這樣的華工,可是頭一批只來了四百名,這一批中國的茶葉「專家」,就在1810年抵達了巴西的里約熱盧港,這就是華僑正式移民巴西的開始。
此後一百多年來,亦有不少的華人飄洋過海,直接的或間接的輾轉從各地移民到此。不過真正的大批華僑移民,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像許多當年上海的工商鉅子、知識份子、以及其他各行各業的人,由於戰亂遷居到此,特別是近三十年來,更大批的從台灣、香港、東南亞等地移民巴西。
自從巴西與中國大陸建交以後,又有大陸來的新移民到巴西。累積到今天,在巴西的華僑人數,包括幾代的華裔在內,已有十二萬人。
這些移民巴西的華僑,以分佈言,大都集中在聖保羅州、米那斯州、巴拿那州和里約州、巴依亞州,不過其中可能是因為華僑的活動力特別大,北至亞瑪遜河出海口,東至當年葡萄牙人登陸的薩爾瓦多,西至尚待開發的馬多格諾索州,南至與烏拉圭接壤的南大河州,甚至於蠻荒的亞馬遜河上游洪洞尼亞,只要是人跡可至的地方,幾乎無地沒有中國人的足跡。
移民多半都是每一民族中較為活潑亦可說是比較優秀的一支人民。他們背鄉離井,遠赴一切都是未知數的異域,如果沒有絕大的勇氣,堅強的毅力以及適應新環境的求生本能,那是無法在新土地上生存下去的。基於這種原因,我想這些在巴西的中國移民,不只是為當前的巴西社會提出發展進步的貢獻,而在未來巴西新文化演進的洪流中,他們亦已注入了古老的中國文化優點。
﹙以上資料取材自鄧幸光主編之《南美華人天地》,楊宗元著《南美華僑概況》、夏佐華著《認識南美洲》﹚
|
|
文 學 採 風
|
巴西三寶
|
|
1.足球
巴西有三寶,就是足球、美女和森巴。
提起巴西,給人的第一個聯想就屬足球了。
不久前的世界足球大賽,巴西的勇奪世界冠軍,而且蟬聯五冠王寶座的光輝情景,只要是喜愛運動的人士,一定是記憶猶新的。那是巴西全國上下,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少最感榮耀的時刻。
巴西人喜愛足球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來到巴西,只要是空曠的地方,就有人在踢著足球,即使來到海邊也不例外。常看到才三、四歲的小男孩,只要給他一個足球,他便自個兒地踢將起來,玩得不亦樂乎。
巴西對足球的重視,也是世界少見的。當世界性的比賽時,全國上下一律停擺,公家機關、學校和銀行,自動放半天的假;私人行號雖沒放假,但球賽開始時,大家都停下了手邊的工作,正大光明的看起球賽來,老闆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了。你若問起巴西小男孩將來長大後的願望是什麼,那答案是踢足球的比率,一定是會讓你咋舌的喔!
提到巴西足球,那麼素有「黑珍珠」之 稱的比利(pele),是不可不提的人物,稱他為巴西的球王,那是一點也不誇張的,而他也可算是傳奇性的人物。
巴西的貧富懸殊,上面提到巴西男孩的夢想成為足球明星,因為那是財富與名望的象徵。雖然在巴西一般貧窮人家的子弟想要翻身成為富人,難如登天,但自從出了比利後,一切似乎都改了觀。
比利出生於巴西中南部敏那斯州(Minas)農村的一個小鎮,家境清寒,十五歲的那一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中,開始了他的足球生涯,也扭轉了他的命運。 1958 年 在 Sweden 為巴西拿下了第一次的世界盃冠軍,接著分別又在 1962年於Chile、1970年在Mexico奪冠。不但成了巴西家喻戶曉的人物,也蜚聲國際,替巴西打開不少知名度。
這份幸運的光環,不僅為他帶來了財富和名譽,中年後更是福星高照,娶得了年輕貌美的金髮美女,甚至在政壇也佔得一席之地,被巴西總統攬為閣員,出任體育部長。
這個例子,見證了中國人常說的「行行出狀元」。
2.美女
記得在一個喜酒宴上,朋友聊起說:「女人嘛,最好到澳洲去,因為那兒女生很少;而男生嘛,最好是來巴西了,據說此地男女的比例是 1 : 8。」
巴西是世界第五大國,地大物博的它,當然美女也是特多的囉!
它不但幅員廣闊,沒有種族的歧視,所以歐洲、美洲、非洲,甚至更遠的亞洲,都移民到這塊樂土;而且白種人、黃種人、甚而黑人之間互相通婚、沒有隔閡。這一點就是歐美和非洲所望塵莫及的。
如果你想看到身材高挑、金髮碧眼的歐洲型美女,或美麗開朗的美洲佳麗、黝黑野性的非洲型女郎,或溫柔婉約的東方美人,甚至是混合上述特性而產生的綜合型美女,在這個得天獨厚的巴西,隨時隨地都可以「撞到」。
3.森巴(samba)
只要來過巴西,參加過里約的嘉年華會,一定會對這個地方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嘉年華會除了有街舞遊行、森巴舞群學校競賽的重頭戲外,還有俱樂部中各式勁爆的裝扮和屬於限制級的狂歡熱舞,而其中最重要的主軸就屬「samba」了。
關於 samba 的起源,真是眾說紛紜。一說是來自巴西東北部的印地安人,而較為大家所採信的是源自非洲的農奴。「samba」這字的起源,據說是來自非洲的安哥拉語「semba」,它和「umbigada」是同義字。umbigada恩彼格妲舞,是非洲人常跳的一種舞,類似圈圈舞,大家圍成圓圈,按著節奏打拍、扭腰擺臀,並唱著和著,同時一舞者在圓圈中間快速旋轉,當音樂停下,舞者停在某人面前作出將肚臍往前推的動作,再互換位置。後來演變成各種版本的森巴,有車上森巴(samba de roda)、瓊歌 (jongo)、巴土客(batuque)、卡雄布(caxambu)等等。
眾所周知,巴西人的節奏感超強,是世界上最富音樂性、最愛作樂的民族,在這方面又表現在其種族特色之中,也就是以開放包容使各種節奏融合。換言之,其種族熔爐的特色,也反應在森巴舞的節奏裡。
森巴舞之所以在嘉年華會中大受歡迎,是因其揉合了歐洲的民俗,再加上非洲的舞蹈天份和技巧。巴西森巴以巴夷亞(Bahia)州的薩爾瓦朵(Salvador)、里約(Rio)、聖保羅(Sao Paulo)州和馬能儂 (Maranhao)州最為盛行。
舞蹈和音樂就像是不可分割的鸞生姐妹,一般人一提及 samba 就會聯想到嘉年華,以為是專指森巴舞而言。其實它也是一種音樂的代表,以輕快和強烈的節奏感而得名。森巴的曲風中,強調各式的節奏和打擊樂器,最特別的是一種稱之為 (cavaquinho) 的樂器,它的外形像是一種小型的吉它(mini-violao),弦是用一種鋼鐵製成的。森巴音樂是在 1900~1910 年間興起,1916 年由一位中下層的里約作曲家 (Donga)帶入,《Pelo Telefone》成為歷史記載中第一首森巴舞曲,在嘉年華會中佳評如潮,而漸漸傳入上流社會,終於成為巴西全國上下不分階級貧富的最愛。
|
烤肉大餐
|
除了前文中談到的巴西<國菜>黑豆大餐外,巴西的烤肉也是相當出名的;來巴西,若沒嚐一頓烤肉大餐,那就如同到了北京沒吃北京烤鴨一樣。
巴西在飲食文化上,亦受非洲、歐洲 和本地的印地安文化的影響。而烤肉就是沿襲了南部的 GAUCHO人的習俗,這個哥屋秀族人大多屬於早期的歐洲移民,又以?國人及義大利人佔大多數。當地的人以放牧為生,由野地的火堆烤肉而慢慢的演進到家庭和餐廳。
據說在1530 年興起,而後帶入聖保羅洲和里約兩大洲,由於方便性和伸縮性頗大,最後傳至全巴西而成為最普遍的一種飲食文化。
據說現在美國的紐約、邁阿密、歐洲的許多大城市,甚至中國大陸、台灣…都有這種屬於巴西式的烤肉大餐呢!
烤肉前的buffet餐,主要是沙拉、蔬菜、冷盤類;高級一點的還有日本料理的生魚片sashimi、壽司sushi、更道地的包含有烤鮭魚、黃魚、魷魚及生鮮海產。有的餐廳附設有小型的樂隊,增加些浪漫的風情。熱盤的部分,有大蝦、龍蝦、海鮮…種類繁多。大塊的肉抹上粗鹽,再加上調味料,在炭火上烘烤,侍者把剛出爐的肉端到你的面前,任君挑選肉的部位,然後切一片下來給你嚐一嚐,可盡量吃,吃到飽為止。上品的叫做 picanha,其他的肉類你可以不吃,但是這塊肉非嚐不可唷!飽餐之後再來道甜點和熱咖啡,哇,通常這一頓吃下來,晚餐就可以不用吃囉!﹙龍公主﹚
|
|
景 點 介 紹
|
聖保羅 (SAO PAULO)
|
聖保羅為南美洲的工商交通與經濟中心,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外港山度士(Santos)吞吐巴西四分之一的貨物,是南美最大的商港。
聖保羅是移民的大鎔爐, 義大利後裔約有一百萬左右,西班牙、及西班牙語系的拉丁國家後裔約有一百萬,德國、俄國、亞美尼亞、中歐等移民也不少,日本後裔約七十萬,華裔約有十萬。
聖保羅州是巴西最富裕的一州,人口占22,5%、聯邦稅占39,2%、耗用全國29,2%的電力、電話線路佔全國總數的39%。
南回歸線通過的聖保羅市,在海拔764公尺的丘陵高地上,建城已有450年歷史。
聖保羅首府聖保羅市約有1,800萬人口,為中南美最大城市。聖保羅州是巴西人口最多,經濟最為多元化及最富裕的一州,擁有全國 22.5% 的人口,稅收佔全部聯邦稅的 39.2%,消耗全國 29.2%的電力,可說是巴西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我移民巴西的僑胞亦多集中於此。
聖保羅市的觀光景點: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Museu de Arte de Sao Paulo)、聖保羅獨立紀念博物館(Museu Paulista do Ipiranga)、聖州皮那口堆卡博物館(Pinacoteca do Estado)、現代藝術館(Museu de Arte Contemporanea)、動物園(Zoologico)、植物園(Jardim Botanico)蛇園(Instituto Butantan)、聖保羅大學﹙USP﹚、Ibirapuera公園…
|
聖保羅與巴西主要都市距離:
|
距離(KM)
|
聖保羅
|
巴西利亞
|
瑪瑙斯
|
里約
|
福市
|
聖保羅
|
0
|
1015
|
3971
|
429
|
1047
|
巴西利亞
|
1015
|
0
|
3490
|
1148
|
1573
|
瑪瑙斯
|
3971
|
3490
|
0
|
4374
|
3821
|
里約
|
429
|
1148
|
4374
|
0
|
1472
|
福市
|
1047
|
1573
|
3821
|
1472
|
0
|
|
|
里約,一月之河﹙Rio de Janeiro﹚
|
甜麵包山 ( pao de acucar )
|
夕陽餘暉下的瓜拿巴納( guanabara)海灣中,矗立中央凸起的那個花崗岩山丘,因在海灣的入口處,像是哨兵守護著這世界聞名的南美第二大城—里約。
在早期葡萄牙統治時期,因此地盛產甘蔗,將甘蔗榨汁再煮沸的容器,狀似半圓椎麵包狀,此山丘酷似,故而得名。
標高 396 公尺,且有九十年歷史的甜麵包山,是巴西里約市的地標。
搭纜車登上岩頂,景色盡收眼底,真是美不勝收。
|
嘉年華盛會
|
如果你要到南美洲旅遊,那麼巴西是?不可少的地方;你若問我什麼時候最為適宜,那最好就在這浪漫的二月。
中國人的節慶中,要屬端午節、中秋節、和農曆新年最為重要。而巴西則是聖誕節和一年一度的嘉年華﹙Carnaval﹚,慶祝活動中又以嘉年華最為盛大。
每年的日子都是不確定的,但總是跟我們的農曆年相近─不是在前幾天,就是後幾天,偶爾也會碰上同一天呢﹙像今年的2月8日就是我們的除夕﹚。
二月在巴西是夏天,天氣炎熱。清涼的服裝,簡單的搭配,是遊客的特色。
巴西是天主教國家,所有的習俗大多沿襲歐洲國家的模式。相傳嘉年華是由天主教的「四旬齋節」而來。每年復活節前40天的「四旬齋節」封齋期前,各地都會舉辦嘉年華會。
世界上的嘉年華會中,又以巴西里約的表演最有看頭。
巴西是個貧富懸殊的國家,但大家在這幾天的狂歡中,忘記自己的階級,不分貧富,都盡情享受生命。窮人們更是把一年來省吃儉用的工資,拿出來購置行頭、盡情狂歡。
活動內容主要包含華麗盛大的花車遊行與森巴舞大賽,跟著隊伍邊跳邊唱狂歡整夜。今年的嘉年華在二月的五日﹙星期六﹚的晚上正式揭開序幕,一連四天到星期二結束。除了觀賞街道的化妝遊行外,這美不勝收的森巴大賽,更是不可錯過!
大賽分成A 組和 B 組,A 組中 表現不好的,次年就會降級到 B 組,而 B 組中的優勝,也有機會在來年晉升到 A 組。前幾名可得到優厚的獎金,所以各個學校的隊伍,無不卯足全力爭取冠軍。一些名人及電視明星,也成為爭取的對象─能爭取到明星作隊花,往往也是獲勝的關鍵之一呢!
電視全程實況轉播,當然這跟現場觀賞是有極大的差異的。很多包廂級的座位,也往往在半年前就被預定一空,而價錢也是相當令人咋舌的喔!
|
里約的狂歡節
|
里約的狂歡節,以參加森巴舞大賽演員人數之多,服裝之華麗,持續時間之長,場面之壯觀堪稱世界之最。
開幕當天,里約市長在官邸將城門的金鑰匙交給「狂歡國王」,象徵著一年一度的狂歡節正式開始。自此,在長達一周的狂歡節中,整個里約由「狂歡國王」「統治」,全體市民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狂歡。
相傳里約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里約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成了大?的節日。
里約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森巴舞表演的舞臺。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森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森巴舞賽場,用於狂歡節活動。1983年,設計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的森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森巴舞大賽是里約狂歡節的-項重大活動。賽場占地8.5萬平方米,兩側是看臺,中間是森巴舞隊伍行進的通道。每年狂歡節期間,要在這個賽場舉行5場森巴舞活動,其中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活動最?精彩。在這兩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個森巴舞學校要在這裏一決雌雄,評出當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還要再進行一場表演。
每個森巴舞學校上場參賽的人數?3800至4000人,分成32個方隊,方隊之間還設有8輛彩車。參賽內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節,全隊服飾都要根據表演情節設計。每年各校編排的故事情節內容極其豐富,有表現印第安人歷史的,有表現巴西足球的,有表現人們現實生活的。
狂歡節不僅給巴西人帶來了歡樂,並吸引了?多遊客,促進了旅遊業,刺激了經濟,已成?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年比一年更熱鬧。森巴舞、狂歡節同足球一樣,已成?巴西的象徵。
|
|
福市(Foz do Iguacu)
|
Foz do Iguacu 位於Parana州,離聖保羅市約1045km ,海拔164m高,人口約 25萬,是巴西與巴拉圭及阿根廷的邊境城市。
在Foz ,最主要的觀光景點有以下幾個地方:
|
CataratasdoIguacu (Iguacu瀑布):
|
1541年被西班牙人發現,總共由275個瀑布所形成,最高的達90m,形成ㄇ字型,總寬度為2700m ,800m於巴西境內,1900m於阿根廷境內,其中較大之一的瀑布叫做魔鬼谷 (也是最美麗之一),有15層樓之高。最適於欣賞的季節為夏天,水量可達每秒6500m3 (世界之冠 ),冬天只有約300m3/sec.可選擇步行或於直昇機上鳥瞰 (緊鄰著瀑布起降、非常刺激),在穿越無數彩虹之間,傾聽世界最大瀑布的歌頌。
|
ParqueNacionaldoIguacu (Iguacu國家公園):
|
被聯合國列為國際生態保護區,擁有4000種類以上的植物,在其中生活著很多種保育類動物,唯有研究學者與居住其中的原住民能在公園內活動 (保護區內),Iguacu瀑布也在國家公園的範圍內。
|
ParquedasAves (鳥類公園):
|
超過160種類的各種鳥類在此棲息,不少是面臨絕跡的稀有種類,有些不怕陌生的如大嘴鳥會停於觀光客的肩上 。
|
UsinadoItaipu (Itaipu水庫):
|
位於巴西及巴拉圭邊界,它所形成的湖,總面積有1400km2,水壩有196m高,8km寬,閘門部份總寬為390m,洩洪時水量可達每秒62200m3,發電量為1260萬kw,每年發電量可達750億kw,提供巴西南部、東南部、中西部之28%電源,並提供巴拉圭72%的電力 (目前為世界第一大發電量廠)。可坐遊覽車親睹其壯觀。
|
亞馬遜河流域(AMAZONAS)
|
發源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海拔4900公尺高的冰川下的一流小溪,水依山勢墜崖後一路東行,沿途陸續匯入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西之數百條支流,穿過熱帶蠻荒與森林,而後從巴西的貝林(BELEM)注入大西洋。全長6558公里,河寬40公里,流域所及之面積達半個南美洲。大船可自大西洋溯流而上,航程達3700公里,為世界之最。
關於亞馬遜森林: ( 摘自覺誠法師《管窺亞馬遜森林記》)
一、亞馬遜森林提供地球所需十三分之一的氧氣,所以被稱為「地球之肺」(綠屋),它可平衡地球表面約15o C的溫度;若綠屋消失或被破壞,地球的氣溫將升高,而直接影響地球生態,並威脅人類生活。
二、亞馬遜森林是目前地球上面積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原始的熱帶雨林地,總面積499萬平方公里,約佔亞馬遜河流域的三分之一。據地理學家表示,亞馬遜河森林樹木茂密、種類繁多,兩億年前的樹木依然不斷在生長延續,壯大的樹木比比皆是,高於25公尺的樹木到處可見。
三、亞馬遜森林提供了現今地球上生物最大的生長環境;亞馬遜河中有1500種以上的魚類生存其中,包括罕見的淡水豚、劍魚、食人魚、淡水鯊、電鰻及比目魚等。
四、亞馬遜森林礦藏蘊藏亦為世界第一,包括天然煤氣、鉀、鈮(佔世界78%)、錫、黃金、石灰、鋁、煤、石油等。以黃金而言,巴西年產量為110噸,亞馬遜森林佔了90%。根據專家所言,亞馬遜森林的礦產若被完全開採,巴西將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亞馬遜河兩條大支流RIO NEGRO及 RIO SOLEMOES在離瑪瑙斯港口三十公里處交會,眼見河水呈深青黑色的RIO NEGRO與河水泥黃色的RIO SOLEMOES相偕並流8公里卻不融合,各自保持水色;一直到8公里以後方漸漸相融成更大的亞馬遜河,流入大西洋。據了解:RIO NEGRO河之河裡植物為藻類,故映在河水上的顏色為深棕青,似咖啡色,且帶酸性;每小時時速2~3km;平均水溫為31o C。而RIO SOLEMOES源自秘魯境內高原,其水質夾帶大量黃泥沙;每小時時速8~9KM;平均水溫為28oC。以上三個主要不同原因,造成兩河並流而不混融的奇觀。
相傳亞馬孫族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族驍勇善騎女強人。她們常被描述成手持盾牌,用長矛和弓箭武裝起來的騎士。1542年,西班牙探險家弗朗西斯科·德奧爾蘭那首次旅遊流經秘魯和巴西的一條巨河。途中,他把生活在那一帶的留長髮的印第安勇士誤認?女人。的確,「她們」的模樣和裝束使他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亞馬孫族女勇士,於是便把剛遊完的巨河命名?亞馬遜河。
|
瑪 瑙 斯 (MANAUS)
|
瑪瑙斯是亞馬遜河流域最大的河港,是亞馬遜河的心臟,也是亞馬遜州的首府。
瑪瑙斯(Manaus) 距聖保羅3971公里,海拔92公尺,常年溫度平均較聖保羅高約攝氏8度;時差慢2小時(SP.23.00pm = Manaus21.00pm)。
|
|
巴西利亞
|
巴西利亞Brasilia,市民一百七十萬,位於巴西地理中心??海拔一千一百公尺的中央高原上。係前總統JK有鑑於國都一直均傍海設置??當時的里約熱內盧,還有歷史上的薩爾瓦多城;人民亦集聚在沿海地區,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絕大多數位居大西洋岸邊一百公里內,因而採納之內陸化政策主要項目。希望無中生有地建造巴西利亞後,隨著遷都之舉,能夠帶動廣袤腹地之發展。
巴西的新首都是由三萬泥水工經過四十一個月的勞動後,於一九六○年四月啟用。此一空前的巨型工程包括一個面積44平方公里,容納六億平方公尺水量的人工湖泊,提供巴西利亞用電之外,同時為頗乾燥的地區氣候增添了必要的濕度,增進市民生活上的舒適感。由巴西知名的都市計畫專家柯斯達Lucio Costa規畫策定的巴西利亞平面圖,彷彿一隻展翅的鵬鳥;整座城市見不到半座紅綠燈,道路交叉完全呈上下立體型式。政府各府會所有的辦公樓宇,則均由巴西同樣著名的建築師尼邁耶Oscar Niemeyer設計竣工。
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一九八七年底,宣告巴西利亞城為人類共同的文化資產。如此,巴西利亞乃變成獨一無二的一座被列入永久保存的近代「紀念碑」。UNESCO維護對象名單裡其餘的建築物,皆至少存在百年以上了。
|
會長的話
主任委員的話 張永西
|
A ha!Hakka plaza感恩無盡客家親
|
A ha,是心中充滿無盡的感恩與讚美而又難以言說時的聲音。每次從客家活動中心大樓走進會場,這一段不算長的步程,就會讓我感恩與讚美,A ha不停,感觸很多。
首先要以無限感恩的心,感謝來自全球鄉親的精神支援。十多年來,開始由找土地、確定建築結構內外之配置、籌款認股以及工程進行……,碰到種種困難,內心感受的辛酸,真是五味雜陳。今天這棟創新意義的大樓終於落成啟用,我很難用一言兩語來表達。
我要在這裡高聲的感謝所有出錢出力的鄉親,感謝我們巴西各社團成員,不分族群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謝籌建委員(執行小組)及目前的管理委員們的辛勞,感謝僑委會文教服務中心與佛光會在工程進行中對工程的監督與合作……感謝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的感謝,都感謝不完,真是讓人太感激了。
剛剛提到這棟創新意義的客家大樓,並不是它的外觀,它的結構有甚麼特別的創新而已。我們對大樓內外結構設計固然是要求很多,也花了不少時間,徵詢不少次鄉親的意見,但是它總離不開簡潔與整齊,因為整體建築簡潔與整齊就是美。這是很多人看到這個建築的第一個印象。我要在這裡提的是我們全體鄉親的理念,我們的思維改變與創新。
客家人千百年來,因生活環境及時代背景變遷因素,去到那裡,都以低姿態容忍的心情客居,與原先居住的,比我們先抵達的其他族群為鄰,那種需要委曲求和諧,相互扶持珍惜芳鄰的精神,祖先一代一代承傳了下來。客家人意志堅強,勤儉耐勞,能在困苦中求生存、求改進,並發揚光大,這是事實,也是我們的驕傲。大家都知道,六、七〇年代,絕大多數客家鄉親都是赤手空拳移民來巴西的,我們二、三十年前就有強烈的企圖心,要蓋一個屬於客家人的家,很遺憾的一直沒有落實。
1996年接任會長之後,同時參與世界台商會組織的因緣,讓我有較多的機會與僑界、外界甚至世界各地更多的互動與接觸。過去想要蓋的傳統會館,想擁有的客家人的家,已不能再適應時代需求的功能,甚至會給子孫帶來負擔;理由是傳統會館的設立,都沒有考量到維持費的規劃,而我們如此創新改變不但不會給子孫帶來負擔,同時現在已經開始預留資產給子孫,還有子孫們因為是財產持有人,將來自然使他們相聚的機會更多更頻繁,這是移民父母最期待最樂見的。大樓興建最難突破的是資金的籌募,根據過去經驗是困難重重,就是能籌到少許資金,但不能達到現今多元化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們經過不知多少次的開會討論,激烈的爭辯,終於達成一個共識:「就是要以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式來經營這棟大樓」。籌建資金由鄉親們共同自由認股擔當,是財產由認股鄉親持分的共有制。透過市場分析調查,適合巴西社會需求,尋找最能發揮高回收率使用的結構配置。
今天大樓土地面積是2181平方公尺。地下停車場是採土地全控方式向下開挖三層,由停車工代停,最多可停車500部。地面一樓大廳、二樓包廂,可容納1200人開會及慶典聚會的場所,是「集賢廳」。再往上是可容納五、六百人的中廳「合群廳」。兩側有陽台花園,全樓有容納20人的智慧型電梯四座,安全樓梯三個,現代化設備的廚房、後院等。建築總面積14000多平方公尺,客家活動中心擁有持分62.5%;再往上三、四樓是巴西文教服務中心,頂樓是佛光會。
本大樓除了提供客家鄉親集合使用之外,同時也提供華僑各社團及個人集會之用。這是多年來華僑的夢想,今天由自己同胞興建的寬大舒適場所終於成真。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年輕一代踏入這大廳,不會有跟不上外界的感覺,或許還會產生少許的驕傲。它是凝聚我們鄉親團結努力打拼的客家精神中心,提振我們客家人更有自信的大樓。
巴西是全世界少有的世界種族大熔爐的移民國家,所有居住在巴西的巴西人都廣義的算是巴西「客人」,因為他們也像客家先民由其他地方移民而來。因此,這棟大樓也竭誠歡迎巴西的其他社群和族群,讓客家活動中心大樓名副其實的成為大家活動的中心大樓。
居留巴西的絕大部分華僑,都來自早期純樸的台灣鄉下,多年來期盼僑務委員會在巴西協助興建文教服務中心。透過僑界大老,僑務榮譽職人員奔走爭取,同時感謝僑務委員長張富美博士負責精神,指定與客家大樓共同合建。當時客家大樓正開挖地基,我們為了讓全僑、佛光會、僑委會都享有全贏的局面,變更了設計,加高了樓層,當然也申請更換了建築執照。
大家一路攜手走過重重困難,克服諸多障礙,今天終於剪綵落成了。我們高興、我們感謝,卻抱歉這一刻讓大家等待那麼久。共同使用這棟「客家大樓」的佛光會、文教服務中心、崇正會等,相信也和我們客家活動中心一樣。我們期盼來自全球的貴賓和巴西境內的親朋好友,今後繼續關懷鼓勵指導我們。因為硬體的工程雖然告一段落,但是我們客家活動中心的多元服務工程才剛起步,就像我們剛剛爭取到客委會的支持架設了電腦網站,全方位與全球接軌交流才剛開始,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再一次以感恩的赤忱謝謝大家!
|
|